[发明专利]一种贝类激光标记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110030365.5 申请日: 2011-01-28
公开(公告)号: CN102124971A 公开(公告)日: 2011-07-20
发明(设计)人: 李家乐;付龙龙;白志毅;金武;朱文彬 申请(专利权)人: 上海海洋大学
主分类号: A01K61/00 分类号: A01K61/00
代理公司: 上海天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4 代理人: 吕伴
地址: 201306 上海市***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贝类 激光 标记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贝类的标记方法,具体来说是应用激光雕刻机对贝类实现标记的方法。

背景技术

水产动物标记技术,既可用于水产动物的标志放流并调查其资源及活动情况,又可应用于大规模的选择育种,如家系选育等。水产动物家系选育已成为目前选择育种中的重要手段之一,是改良水产动物种质的重要途径。标记技术在家系选育中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标记设备的数字化、微型化是家系选育技术研究的热点问题。

当前鱼、虾类标记技术已相对成熟,从简易标记至高科技标记已形成了一系列系统的标记方法,如剪鳍、挂牌、VIE、CWT、PIT、分离式卫星标记、生物遥测标记等等,标记技术对鱼、虾类生长及存活的影响等研究,国内外已有众多报道。标记技术的研究在鱼、虾类等水产动物的标志放流及家系选育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贝类标记方法则相对欠缺,目前有贴标签法标记贝类的报道,如澳大利亚Hallprint公司的贝类标签FPN Glue-on shellfish tag,运用高性能黏胶SUPER GLUE将标签黏贴于贝壳表面;厦门大学柯才焕等的贝类标记方法的发明专利与上述类似,也是一种贴标签的方法。贴标签法操作繁琐、成本较高,标签长期浸泡水中保有率较低。在实际生产操作中,某些贝类往往采用刀具雕刻等传统标记,耗时耗力且极不规范。激光标记应用于贝类国内外至今未见相关报道。激光标记原理是汇聚高能量光束灼烧物体表面从而显现所需刻蚀的图形、文字。激光雕刻机通过连接电脑,运用专用雕刻软件实现各种文字、符号及图案的输出,现已广泛应用于众多领域及行业中,如航空发动机压气机转子零件编号的标记、电器产品(塑料件)的文字说明及图形标记、产品标牌、标示牌(不锈钢、铝、铜)的商标、编号、条形码、产品说明、印章等等,并被认为是一种清洁而经济的包装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是为贝类提供一种简便易行、经济实用的贝类激光标记方法,该方法采用激光雕刻机对贝类实现激光标记,以解决现有贝类传统标记方法等诸多不足之处。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贝类激光标记方法,该方法所采用的设备包括激光雕刻机和与激光雕刻机连接的电脑,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将需要雕刻的标记输入电脑并进行处理;

2、将大于85日龄,壳长>3.57cm的贝类放入激光雕刻机内,利用激光在贝类的外壳打上所述的标记;

3、将标记后的贝类放入水中冷却。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通过激光雕刻机为贝类提供一种激光标记方法,根据具体试验实践有以下技术要领:

1.目标贝类表面无需作过多处理,残留部分水分及污物对标记效果无显著影响,但如水分及污物过多可适当清理或提高激光标记电流强度。

2.目标贝类需具有一定的贝壳硬度,否则激光高能量光束可能伤及内部组织而影响其生长、存活等。对三角帆蚌激光标记试验发现,在小于85日龄(壳长<3.57cm)三角帆蚌实施激光标记,其死亡率较高且生长明显减慢,大于85日龄(壳长>3.57cm)后实施激光标记则对其生长及存活无显著影响。

3.目标贝类激光标记部位一般选择在不易破损处,防止外力损伤导致标记丢失;标记部位表面平坦为佳,防止造成标记不清及美观度受损,但贝壳表面凹凸不平对激光标记识别效果影响不显著,如对丽蚌(贝壳表面凹凸不平)实施激光标记,亦可识别;标记部位应避开内脏团聚集区域,防止激光可能伤及其下主要器官而影响其生长、存活等。对三角帆蚌激光标记试验发现,标记左边缘部位(贝壳前端附近)其死亡率显著上升且生长速度显著减慢;帆部易破损导致标记丢失而不适宜标记。

4.目标贝类若属双壳类,则无论标记哪面贝壳效果相同。对三角帆蚌激光标记试验发现,左右贝壳同一位置标记效果无异。

5.目标贝类激光标记完毕后应尽快放至水中,水可快速降低激光标记部位可能产生的较高温度。

6.激光雕刻机反射镜及镜头需定期用沾有酒精的棉球擦净,否则反射镜及镜头污浊会降低激光能量。

上述贝类指带有坚硬外壳的贝类,如三角帆蚌、池蝶蚌、冠蚌、丽蚌、扇贝、鲍、蛤仔、牡蛎、贻贝、珠母贝等等。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海洋大学,未经上海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3036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