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指示体检测装置及检测传感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110030203.1 | 申请日: | 2011-01-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077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05 |
| 发明(设计)人: | 小田康雄;杉山义久;山本定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和冠 |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 |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关兆辉;穆德骏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指示 体检 装置 检测 传感器 | ||
1.一种指示体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检测传感器,具有被配置在第一方向的多个第一导体、被配置在与上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的多个第二导体、以及被配置在上述多个第一导体和上述多个第二导体之间的具有预定的电阻特性的压敏材料;
信号供给电路,用于向上述多个第一导体供给预定的信号;以及
信号检测电路,用于从上述多个第二导体检测信号,
在指示体位于上述检测传感器的附近的情况以及指示体与上述检测传感器接触时所施加的压力小于预定压力的情况下,向上述信号检测电路供给与上述多个第一导体和上述多个第二导体之间的静电电容的变化对应的信号,在上述指示体对上述检测传感器施加超过上述预定压力的压力的情况下,向上述信号检测电路供给与来自上述指示体的上述压力施加到上述压敏材料而引起的上述多个第一导体和上述多个第二导体之间的电阻特性的变化对应的信号,从而上述检测传感器能够检测上述指示体的指示位置及压力。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指示体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电阻特性根据上述压敏材料与上述多个第一导体或上述多个第二导体之间的接合状态而发生变化。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指示体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压敏材料至少具有第一部件及第二部件,与来自上述指示体的上述压力对应地,上述第一部件或第二部件中的至少一个部件与上述多个第一导体或上述多个第二导体接合。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指示体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压敏材料至少具有第一部件及第二部件,
与来自上述指示体的上述压力对应地,上述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接合。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指示体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压敏材料包含多个导电粒子,根据来自上述指示体的上述压力的施加,上述多个导电粒子结合,从而上述多个第一导体与上述多个第二导体之间的电阻特性发生变化。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指示体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多个第一导体和上述多个第二导体分别配置在大致平板状的基材的一个面上,并且上述压敏材料至少被设置在上述多个第一导体与上述多个第二导体的交点区域作为绝缘材料,在没有施加来自上述指示体的上述压力的情况下,使上述多个第一导体与上述多个第二导体之间绝缘。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指示体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压敏材料至少沿着上述多个第一导体或上述多个第二导体中的任一方形成。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指示体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检测传感器包括具有透射性的大致平板状的基材和具有透射性的上述压敏材料,
被配置在上述第一方向的多个导体、被配置在上述第二方向的多个导体以及上述压敏材料被设置在上述基材上,
在由被配置在上述第一方向的多个导体和被配置在上述第二方向的多个导体形成的开口区域,配置有用于使光学特性均匀化的具有透射性的部件。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指示体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用于使上述光学特性均匀化的具有透射性的上述部件由与上述压敏材料相同的材料构成。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指示体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从上述信号供给电路向上述多个第一导体供给的上述预定的信号作为电压信号被供给,从上述多个第二导体检测出信号作为电流变化,上述信号检测电路包括将上述电流变化转换成电压的电流/电压转换电路。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指示体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电流/电压转换电路具有如下两种检测模式:第一检测模式,获得与上述多个第一导体和上述多个第二导体之间的静电电容的变化对应的信号;和第二检测模式,获得与由于向上述检测传感器施加超过上述预定压力的压力而引起的上述多个第一导体与上述多个第二导体之间的电阻特性的变化对应的信号。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指示体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电流/电压转换电路由电阻、电容器以及选择性地切换上述电阻和上述电容器的切换电路构成,
在上述第一检测模式时,上述切换电路连接上述检测传感器和上述电容器,在上述第二检测模式时,上述切换电路连接上述检测传感器和上述电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和冠,未经株式会社和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3020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线电环境中的协同频谱感测
- 下一篇:用于广播传输的增量冗余中继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