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霉抗菌织带加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029084.8 | 申请日: | 2011-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747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07 |
发明(设计)人: | 阮汝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珂润箱包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M15/53 | 分类号: | D06M15/53;D06M13/165;D06M13/295;D06M13/355;D06M101/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411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霉 抗菌 加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霉抗菌织带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纺织品的要求越来越高。除了对纺织品的价格、舒适性等外,还提出各种要求。防霉要求就是其中之一。其中黑曲霉菌和球形黑毛菌是导致纺织品发霉发臭的主要菌种,目前纺织品针对防霉抗菌的方法有如下:
在合成纤维方面的防霉抗菌方法:有的在纤维成形过程中,在纤维的原母粒中添加抗菌药物,进行纺丝成型,从而得到抗菌纤维。如中国专利00107688.4为含有纳米级银粉的皮芯复合纺纤维;中国专利00100636.3为壳聚糖衍生物和黏胶共混纺丝而得的防霉抗菌纤维。
对于成品纤维和织物的防霉抗菌功能,有进行表面化学处理和涂层的方法。涂层方法是把抗菌剂和粘结剂混合后,在纤维或织物表面进行涂层覆盖,这种方法会直接影响织物的手感。如中国专利96200511.8为粘结剂为载体的抗菌药。
相对于织带这个日常用品,以上各种方法都存在着一个共同问题,那就是工艺复杂、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霉抗菌织带加工方法,它能够在保证加工生产成本几乎不变的基础上,解决了织带产品在梅雨季节仓储、海上运输等过程中发霉的问题。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的生产加工方法为:(1)先将4.9~19.5份水、0.1~0.5份杂环衍生物复配物、80~95份纺丝用油剂通过气压泵对其充气搅拌,至三者均匀混合;(2)在聚丙烯纤维成型工艺之上油冷却工序中,将配制好的水/杂环衍生物复配物/油剂混合物吸附在纤维表面,由于聚丙烯纤维刚刚成型时,表面温度较高约100~180℃,将其中大部分水部被挥发;(3)将成型后的聚丙烯纤维通过整经、穿扣和织布而加工成型。
所述的油剂是由脂肪酸聚氧乙烯醚、蓖麻油聚氧乙烯醚、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钾盐、聚醚制备而成。
所述的杂环衍生物复配物是由8-羟基喹啉、2-硫基苯并噻唑化合物反应生成。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能够在保证加工生产成本几乎不变的基础上,解决了织带产品在梅雨季节仓储、海上运输等过程中发霉的问题。
具体实施方式:
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的生产加工方法为:(1)先将4.9~19.5份水、0.1~0.5份杂环衍生物复配物、80~95份纺丝用油剂通过气压泵对其充气搅拌,至三者均匀混合;(2)在聚丙烯纤维成型工艺之上油冷却工序中,将配制好的水/杂环衍生物复配物/油剂混合物吸附在纤维表面,由于聚丙烯纤维刚刚成型时,表面温度较高约100~180℃,将其中大部分水都被挥发;(3)将成型后的聚丙烯纤维通过整经、穿扣和织布而加工成型。
所述的油剂是由脂肪酸聚氧乙烯醚、蓖麻油聚氧乙烯醚、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钾盐、聚醚制备而成。
所述的杂环衍生物复配物是由8-羟基喹啉、2-硫基苯并噻唑化合物反应生成。
本具体实施方式通过在热塑性纤维生产加工过程中,将杂环衍生物复配物添加在油剂中,能够在保证加工生产成本几乎不变的基础上,解决了织带产品在梅雨季节仓储、海上运输等过程中发霉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珂润箱包制品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珂润箱包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2908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爆竹燃放伸缩装置
- 下一篇:一种治疗糖尿病性便秘的中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