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调控真核生物基因转录的DNA序列及其结合蛋白有效
申请号: | 201110028869.3 | 申请日: | 2011-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185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1 |
发明(设计)人: | 潘卫庆;张青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5/113 | 分类号: | C12N15/113;C12N15/63;C12Q1/68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陈静 |
地址: | 2004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调控 生物 基因 转录 dna 序列 及其 结合 蛋白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调控真核生物基因转录的DNA序列及其结合蛋白。
背景技术
恶性疟原虫红细胞膜表面蛋白(PfEMP1)是var基因家族的编码产物,为恶性疟原虫最重要的毒力因子之一,介导被感染红细胞与宿主细胞受体黏附和免疫逃避等过程。var基因家族具有相互排斥性表达的特点,在约60个var基因中,一般只有其中一个基因获得表达。疟原虫在红细胞内的生活史循环中,该唯一表达的成员不断发生转换(Switching),导致高度的抗原变异。研究表明,该过程是在转录水平上进行调控:所有var基因都位于细胞核周,沉默的基因位于异染色质区;活化的基因则位于常染色质。因此,var基因位点在细胞核周区域的定位是该过程的关键调控途径。但是,介导这一核周定位(Anchoring)的相关因子尚未有报导。
所有var基因具有类似的结构:两个外显子和一个内含子。其中,内含子序列高度保守。已有研究证实var基因的转录沉默与其内含子有关,内含子的缺失可导致相应var基因的转录激活。因此,内含子是var基因家族的重要调控序列,但是相应的作用因子(核蛋白)及其分子机制尚不清楚。鉴定参与var基因转录调控的内含子关键序列以及相关的结合蛋白,并研究它们的调控途径,不仅有助于阐明var基因家族的表达调控机制,而且为恶性疟原虫的防治提供潜在的药物靶点,具有重要的科学和应用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获得var基因内含子区域中关键核蛋白结合位点(iNBE)的DNA序列(寡核苷酸序列)、与该特征序列结合的核蛋白,以及iNBE/核蛋白复合物在var基因转录调控中所起的作用机制。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调控var基因转录的蛋白及调控方法,所述的蛋白是肌动蛋白。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筛选降低疟原虫毒力的潜在物质的方法。
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寡核苷酸,所述的寡核苷酸选自:
(i)如下所示序列的寡核苷酸:5’AAAAA(TA)nTCATAAAATAAAAA 3’;其中n=2-20(优选的,n=3-9;如3,4,5,6或7);或
(ii)与(i)的寡核苷酸同源的变异体,具有与(i)的寡核苷酸相同的与蛋白质结合的能力。
在一个优选例中,所述的寡核苷酸分离自恶性疟原虫(Plasmodiumfalciparum)var基因家族的内含子序列。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寡核苷酸是分离的或人工合成的。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寡核苷酸是核蛋白的结合位点。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蛋白质是肌动蛋白;较佳地是I类肌动蛋白(ActinI)。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所述的寡核苷酸的用途,用于特异性地与肌动蛋白相互作用。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肌动蛋白是I类肌动蛋白(Actin I)。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肌动蛋白的用途,用于与var基因内含子相互作用(结合),调控var基因的转录和表达。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肌动蛋白选自:
(a)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的蛋白;
(b)将SEQ ID NO:2氨基酸序列经过一个或多个(如1-20个;更佳地1-10个;更佳地1-5个)氨基酸残基的取代、缺失或添加而形成的,且具有(a)所述蛋白的功能的由(a)衍生的蛋白。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肌动蛋白由SEQ ID NO:3所示的核苷酸序列编码而成。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复合物,包括所述的寡核苷酸以及肌动蛋白。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复合物是分离的。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复合物中,所述的寡核苷酸以及肌动蛋白相互作用(结合)。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所述的复合物的用途,用于筛选抑制var基因转录水平、从而降低疟原虫毒力的物质。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筛选降低疟原虫毒力的潜在物质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用候选物质与所述的复合物接触,观察该复合物中寡核苷酸以及肌动蛋白的相互作用情况,若两者的相互作用增强,则表明其是对于降低疟原虫毒力有用的潜在物质。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方法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2886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背光模组及使用该背光模组的液晶显示装置
- 下一篇:用于乳液泵的安全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