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从赤泥提取钪的萃余液中分离铁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028540.7 | 申请日: | 2011-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713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25 |
发明(设计)人: | 王克勤;李爱秀;王保成;崔杏雨;王皓;张风林;陈津;弓永昌;弓永刚;张美林;弓永盛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理工大学;山西开兴赤泥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B3/38 | 分类号: | C22B3/38;C01G49/06 |
代理公司: | 山西科贝律师事务所 14106 | 代理人: | 张乐中 |
地址: | 030024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取 萃余液中 分离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种从赤泥提取钪的萃余液中分离铁的方法,属于从赤泥萃余液中回收铁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从赤泥中分离稀土元素的过程中,铁一般以氯化铁的形式大量的存在于酸浸出液中,用萃取剂从酸浸出液中萃取稀土元素后,由于铁的大量存在,赤泥萃余液难以再循环利用;而赤泥萃余液中的铁是一种宝贵的二次资源,将其回收利用,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目前,从赤泥中回收铁有以下几种办法,一是通过回转窑在1000℃温度下进行还原烧结使80%以上的氧化铁被还原成金属铁;二是将赤泥直接通过电炉熔炼产出生铁;三是将赤泥在一定的温度下两段溶出,铁的回收率只能达50%~60%,而且熔出流程长,回收的铁矿物品位不高。这几种方法都是能源消耗大,且不利于环境保护。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按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是用TBP从提取稀土的废液中的分离出铁的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从赤泥提取钪的萃余液中分离铁的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第一步、预处理TBP:
先将TBP用重量百分比浓度为2.5%的Na2CO3溶液洗涤2次后,再将洗涤后的TBP用摩尔浓度为0.1mol/L的NaOH溶液洗涤2次,然后将洗涤后的TBP用摩尔浓度为0.1mol/L的盐酸洗涤2次,最后用水洗涤使TBP的PH值为7;
所述TBP与Na2CO3溶液的重量份之比为0.8~1∶1;
所述TBP与NaOH溶液的重量份之比为0.8~1∶1;
所述TBP与盐酸的重量份之比为0.8~1∶1;
第二步、配置萃取剂:
取经第一步预处理过的TBP和磺化煤油,所述TBP和磺化煤油的重量份之比为2∶2.5~3.5,将所述的TBP和磺化煤油混合均匀,得到萃取剂;
第三步、预处理赤泥萃余液:
取赤泥萃余液和重量百分比浓度为30%的双氧水,所述赤泥萃余液和双氧水的重量份之比为100∶1~3,将两者混合,搅拌3min;
第四步、萃取:
在室温下,将第二步配置的萃取剂和第三步预处理后的赤泥萃余液混合,所述萃取剂和赤泥萃余液的重量份之比为1∶1~2,然后将混合液体倒入分液漏斗中振荡,振荡15min后,静置分层,待分层清晰后,放出下层的无机相;
第五步、反萃:
将0.01mol/L的盐酸加热至50℃,然后将其加入到经第四步萃取后剩余在分液漏斗中的有机相中,所述盐酸和有机相的重量份之比为1∶1~2,振荡分液漏斗,振荡15min后,静置分层,待分层清晰后,收集下层的无机相;
第六步、中和沉淀:
向第五步得到的无机相中加入0.5~1.5mol/L的氨水,使无机相的PH值达到8.0~9.0,开始沉淀,待沉淀完成后,用抽滤瓶过滤,将过滤得到的固体烘干,即得到氢氧化铁;
第七步、氢氧化铁经过500~550℃焙烧40~60min后得到氧化铁。
第六步的中和沉淀步骤中氨水可用0.5~1.5mol/L的NaOH溶液代替。
TBP,即磷酸三丁酯,为中性萃取剂,它与三价铁离子有着很强的结合力,形成的萃合物较稳定,而其对二价铁离子的萃取率很低。所以在利用TBP萃取铁时,应先将二价铁离子氧化成三价铁离子,这可以通过加入双氧水实现。TBP和三价铁离子的反应原理为:
TBP+Fe3+→[Fe3+]TBP;
形成铁的萃合物后,用0.01mol/L的盐酸进行反萃,反应原理为:
[Fe3+]TBP+Cl-→Fe3++Cl-+TBP;
反萃后,将含有铁离子的无机相用氨水溶液进行中和沉淀,反应原理为:
Fe3+3OH-=Fe(OH)3↓
得到的沉淀物即为氢氧化铁。然后再用常规方法由氢氧化铁制备氧化铁,如焙烧。
本发明所针对的赤泥萃余液为:用萃取剂从赤泥的酸浸出液中萃取稀土元素后剩余的萃余液,此种萃余液中,铁一般以氯化铁的形式大量存在。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是用萃取剂来萃取铁,且萃取剂可以重复利用,避免了环境污染,也减少了能源消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理工大学;山西开兴赤泥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太原理工大学;山西开兴赤泥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2854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