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螺旋纤维管式聚砜复合纳滤膜无效
申请号: | 201110028004.7 | 申请日: | 2011-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724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07 |
发明(设计)人: | 周家正;周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家正;周毅 |
主分类号: | B01D71/68 | 分类号: | B01D71/68;B01D67/00;B01D69/04;B01D69/12;B01D63/10;B01D61/18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李洪福 |
地址: | 116021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螺旋 纤维 管式聚砜 复合 滤膜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污水处理领域使用的污水处理设备,特别涉及一种螺旋纤维管式聚砜复合纳滤膜。
背景技术
传统离心分离、真空浓缩、多效薄膜蒸发、冷冻浓缩等污水处理工艺,在不同程度上制约着产品本身品质的提升,而同时产品成本又不能有效控制,目前已逐步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新型的纳滤膜技术。纳滤膜,顾名思义,是指具有“纳米级孔”的膜,它介于超滤和反渗透之间,并对于无机盐有一定的截留率,对有机物截留分子量从200~1000Dalton可选。属压力驱动的膜过程,可去除污水中的纳米级颗粒使出水质量优良,但滤膜易被污染和受损。聚砜为琥珀透明固体材料,硬度和冲击强度高,无毒、耐热耐寒性耐老化性好,可在-100--175度下长期使用。耐无机酸碱盐的腐蚀,但不耐芳香烃和卤化烃。聚芳砜硬度高,耐辐射,耐热和耐寒性好并具有自息性,可在-100-175度下长期使用;通过PET、PV双组分纤维增强改性可以使材料的耐磨性大幅度提高;可将聚砜与ABS、聚酰亚氨、聚醚醚酮和氟塑料等制成聚砜的改性产品,主要是提高其冲击强度和伸长率、耐溶剂性、耐环境性能、加工性能和可电镀性。如PSF/PBT,PSF/ABS,PSF+矿物粉。本发明螺旋纤维管式聚砜复合纳滤膜的研制是针对滤膜易被污染和受损这一缺点而设计的,管壁材料用聚砜管式膜,是以PET、PV双组分纤维为载体,螺旋式形成的。用特制的卷筒机复合卷曲,可做成平板或涂层膜的管式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纳滤技术滤膜易被污染和受损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具有下列技术特征:管壁材料用聚砜膜与高效纤维螺旋形成复合纳滤膜,用特制的卷筒机复合卷曲;管式滤膜的内、外壁均有纳滤作用;管式膜外不加外壳也可直接浸入废水中进行纳滤。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所述一种螺旋纤维管式聚砜复合纳滤膜,其特征在于由外聚砜脂,PET、PV双组分纤维骨架,内聚砜脂所组成;PET、PV双组分纤维骨架位于外聚砜脂和内聚砜脂中间,通过特制的卷筒机加温200℃~220℃复合卷曲为具有带PET、PV双组分纤维骨架的双面复合纳滤膜一体的管状结构,管式滤膜的内、外壁单边膜厚为20~40μm,均有纳滤作用。
本发明所述的外聚砜脂和内聚砜脂均采用聚砜板式膜,以纤维为载体,形成螺旋式结构。
本发明所述的外聚砜脂和内聚砜脂的纤维膜涂层材料为聚砜、聚偏氟乙烯、聚醚砜单体或是聚砜、聚偏氟乙烯、聚醚砜多种材料复合后的聚合物,或其中任意两种材料复合后的聚合物。
本发明所述的骨架由纤维材料制作,其重量为150~200g/m2。
本发明所述的螺旋纤维管式聚砜复合纳滤膜由多根组合,经固定帽固定后做成浸入式滤器;还可以外加装不锈钢材质或还原树脂玻璃钢的外壳,固定帽的材料为聚脂或PVC。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的优点主要表现在:
1、本发明所述的螺旋纤维管式聚砜复合纳滤膜的研制是针对滤膜易被污染和受损等缺点而设计的,管壁材料用聚砜膜与高效纤维螺旋形成复合纳滤膜,用特制的卷筒机复合卷曲,使螺旋纤维管式聚砜复合纳滤膜的强度增高,使膜的抗损力强;
2、本发明所述的螺旋纤维管式聚砜复合纳滤膜用聚砜膜与高效纤维管螺旋复合而成,高效纤维韧性好,能伸缩延展;复合管式滤膜的内、外壁均有纳滤作用,使滤膜通量增大,而且更具抗污性,易进行反冲洗操作;
3、本发明所述的由于螺旋纤维管式聚砜复合纳滤膜的强度大,管式膜外不加外壳也可以直接浸入废水中进行纳滤,使用和更换均方便,使管式膜的应用更普及、成本更低。
附图说明
本发明共有附图2幅,其中:
附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的轴测视图;
附图2是本发明制成滤器结构的轴测视图。
图中,1、外聚砜脂,2、骨架,3、内聚砜脂,4、螺旋纤维管式聚砜复合纳滤膜,5、固定帽。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家正;周毅,未经周家正;周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2800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直接硼氢化钠燃料电池的生产和集成方法
- 下一篇:一种杨木覆膜板的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