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安全自毁注射器在审
申请号: | 201110026962.0 | 申请日: | 2011-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389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04 |
发明(设计)人: | 霍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康尔美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5/50 | 分类号: | A61M5/50;A61M5/315;A61M5/31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5 | 代理人: | 曾琦 |
地址: | 525400 广东省茂名市电***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安全 自毁 注射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注射器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安全自毁注射器。
背景技术
在临床治疗过程中,许多病患者都经常需要进行注射治疗,以通过注射药液这一治疗手段医治疾病和抢救病患者。因而,注射是进行科学治疗和抢救病人的一项重要医疗技术措施。注射器是目前全球销量最大的医疗器械产品之一,据保守估计,每年仅一次性注射器的世界总消费数量达上百亿支之多。
现有技术中,市场上普遍使用的一次性注射器通常由针筒、针头、活塞和芯杆组成。这种注射器在注射完毕后普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由于尖锐锋利的针头滞留祼露在外,不仅容易造成误伤医务人员,而且给注射器垃圾的搬运、销毁处理带来许多不便,由此易对以上作业人员造成二次交叉感染,不安全隐患仍然存在,特别是用于医治患有严重传染病患者(如艾滋病、肝炎、SARS等疾病)的注射器。二是使用前后注射器结构无任何变化,完全可以被不良人员用于重复使用,使得“一次性使用”名不副实,由此导致交叉感染的隐患依然存在。
针对上述问题,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曾有人提出了一种自毁式注射器的理念。现有技术中,在市场上已经出现的所谓的自毁式注射器一般有以下二种:一种是注射完毕后破坏、或者锁死芯杆或者针筒,以避免被重复使用的问题,但针头外露的不安全问题依然存在;另一种是注射完毕后针头可人工拉回针筒,解决了针头外露问题,但其拉回过程是靠人工完成,给医务人员操作带来诸多不方便。 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安全自毁注射器以解决以上现有技术中的不足甚为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能够在注射完毕后使针头自动缩回芯杆内达到自动自毁,无论使用还是后处理都安全可靠的安全自毁注射器。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措施实现。
提供一种安全自毁注射器,设置有外套、芯杆、芯杆胶塞、芯杆盖、芯杆锁扣、注射针、针座、弹簧、安全弹簧储存室、安全弹簧储存室外盖;
所述芯杆胶塞设置于所述芯杆下端部,所述芯杆盖组装于所述芯杆,所述芯杆锁扣固定于所述外套上部内壁,所述芯杆设置于所述外套内部;
所述安全弹簧储存室与所述外套固定连接,所述安全弹簧储存室设置有弹性撑开装置;
所述针座设置有头端和尾端,所述注射针固定于所述头端,所述尾端装入于所述安全弹簧储存室,所述头端装入于所述安全弹簧储存室外盖,所述安全弹簧储存室与所述安全弹簧储存室外盖固定连接,所述弹簧套设于所述针座,且所述弹簧一端接于所述尾端,所述弹簧的另一端接于所述安全弹簧储存室外盖的内部。
所述芯杆设置有安全自毁开关柱,所述安全自毁开关柱固定于所述芯杆。
所述安全自毁注射器设置有活塞,所述活塞设置于所述芯杆。
所述弹性撑开装置设置为三个或者三个以上的弹性爪。
所述弹性爪为均匀分布设置。
所述针座的尾端设置有用于抵接支撑所述弹簧一端的第一凸台。
所述安全弹簧储存室外盖的内部设置有用于抵接支撑所述弹簧另一端的第二凸台。
所述安全弹簧储存室与所述安全弹簧储存室外盖设置为卡扣连接。
所述安全弹簧储存室的外壁面设置有楔形凹槽,所述安全弹簧储存室外盖的内壁面设置有楔形凸起,所述楔形凹槽与所述楔形凸起相匹配,所述楔形凹槽装入于所述楔形凸起。
所述安全自毁注射器设置有硅胶圈,所述硅胶圈设置于所述安全弹簧储存室与所述针座尾端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康尔美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康尔美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2696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