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粗苯加氢精制生产中的废气回收、净化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110026906.7 | 申请日: | 2011-01-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258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20 | 
| 发明(设计)人: | 张鸿明;黄明宗;张国庆;张丕祥;杨明富;杨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焦化制气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53/90 | 分类号: | B01D53/90;B01D53/52;B01D53/58;C01C1/24;C01B17/05;C07C15/04;C07C7/04;C10L3/10 | 
| 代理公司: | 昆明正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53100 | 代理人: | 徐玲菊 | 
| 地址: | 650000***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加氢精制 生产 中的 废气 回收 净化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废气回收、净化方法,尤其是对煤化工行业的粗苯加氢精制生产中的解析气、放散气、硫化氢等废气,加以回收、净化、利用的方法,属工业废气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焦化生产的粗苯加氢精制工艺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解析气和放散气等废气,这些废气中含有甲烷(CH4)、氢气(H2)、一氧化碳(CO)、二氧化碳(CO2)、氮气(N2)、硫化氢(H2S)、苯类(CnHm)物质等等。现有技术的处理方法是:把这些解析气和放散气集中送至放散总管,然后通过放散总管引至离生产区域有一定安全距离的火炬系统进行燃烧处理,或者是经过简单的脱硫处理后再进行燃烧。由于这些废气中含有大量有用成分,比如以处理能力为5万吨/年的粗苯加氢精制装置(含以焦炉煤气为原料的变压吸附制氢单元)为例,每年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解析气和放散气的总量为633.6万m3,其中解析气约500 m3/h,放散气约300 m3/h,解析气和放散气中的甲烷含量约占45%、氢气含量约占36%,一氧化碳含量(CO)约占5%、氨(NH3)含量约占1%,苯类物质的含量约占3%,二氧化碳(CO2)、氮(N2)含量约占8%,硫化氢的含量约2%。因此简单的燃放存在下列不足:一方面,燃烧产生的大量的二氧化氮(NO2)、二氧化硫(SO2),会给大气造成严重的污染,另一方面会使废气中的有用成分如甲烷、氢气、一氧化碳(CO)等较好的燃料资源,以及氨、硫、苯类物质等宝贵的化工原料白白浪费掉。因此,必须寻求一种能全面回收和处理粗苯加氢精制生产中的解析气和放散气的方法,使企业实现清洁生产和节能减排,提高经济效益、环保效益和社会效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处理粗苯加氢精制生产中的解析气、放散气、硫化氢等废气,以回收废气中的氨、硫、苯类物质,同时净化该废气,使之成为可用煤气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是这样一种粗苯加氢精制生产中的废气回收、净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
A、将粗苯加氢精制生产中的解析气送解析气缓冲器中,之后以300~600m3/h的量与焦炉煤气混合;
B、将粗苯加氢精制生产中的放散气送放散收集槽中,控制放散气温度至35℃,并收集回收冷凝下来的苯类物质,之后以70~100m3/h的量与焦炉煤气混合;
C、将粗苯加氢精制生产中的硫化氢送缓冲器中,收集回收硫化氢中的液滴,之后以10~30m3/h的量与焦炉煤气混合;
D、将混合有步骤A的解析气、步骤B的放散气、步骤C的硫化氢的焦炉煤气按常规依次进行:(1)冷却焦炉煤气至25℃;(2)加入硫酸吸收煤气中的氨,之后将反应生成的硫酸铵经常规结晶、过滤、干燥后,得硫酸铵产品;(3)用常规洗油将煤气中的苯类物质吸收后,经蒸馏回收苯类物质,得到粗苯产品;(4)用常规碳酸钠和PDS催化剂组成的混合溶液吸收煤气中的硫化氢,使之生成硫膏,再经过滤、加热得到硫磺产品;(5)经上述(1)~(4)步骤处理的净煤气即为城市煤气,供各用户使用。
所述步骤A的解析气缓冲器为常规储气罐,以缓冲、储存解析气。
所述步骤B的放散气收集槽为常规密闭式卧式贮槽,用于混合、收集放散气,并初步分离出其中的苯类物质。
所述步骤C的硫化氢缓冲器为常规密闭式卧式贮槽,以缓冲、储存硫化氢废气,并初步分离出其中夹带的液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焦化制气有限公司,未经昆明焦化制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2690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微型光伏阵列最大功率跟踪装置及方法
- 下一篇:通信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