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包膜15N尿素的造粒装置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026251.3 | 申请日: | 2011-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269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20 |
发明(设计)人: | 王慎强;邢光熹;赵旭;张民;杨林章;张宗侯;周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5G3/08 | 分类号: | C05G3/08 |
代理公司: | 郑州大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1111 | 代理人: | 樊羿 |
地址: | 210008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包膜 15 尿素 装置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15N尿素造粒装置,包括熔融腔体、发热元件、温控系统、冷凝机构及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熔融腔体安装固定于所述支架上,其下部为倒置锥状,且锥顶处设置有微滴孔,该熔融腔体上端口设有密封盖,该密封盖上安装有进料斗;所述温控系统包括温度计和继电控制器,所述温度计的感温头穿过所述密封盖安装于熔融腔体内;所述发热元件安装在所述熔融腔体外壁四周;所述冷凝机构安装于所述微滴孔下方,其包括液态冷媒及其盛放容器,该容器开口正对接于所述微滴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15N尿素造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元件为电加热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15N尿素造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熔融腔体由不锈钢材料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15N尿素造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滴孔的直径为2~3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15N尿素造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滴孔的出口处至液态冷媒液面的距离为4~5cm。
6.一种包膜15N尿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造粒 先将权利要求1所述15N尿素造粒装置的熔融腔体内温度加热升至120~125 oC,再将粉末状的15N尿素经由进料斗加入熔融腔体中进行熔融;熔融后的液态15N尿素经微孔滴出,并进入冷凝机构中的冷媒中,液态15N尿素迅速变成2~4mm的均匀颗粒体;
(2)包膜 上步所得15N尿素颗粒经筛选除杂后,放入15N尿素包膜装置中,调节回转盘转速至30~40转/分,同时对回转盘加热升温,当盘内颗粒温度升至70oC时,降低回转盘转速至10转/分,将所需包膜树脂混合物均匀布洒至回转盘内的颗粒物上,再提高回转盘转速至30~40转/分、并维持盘内颗粒温度70oC~75 oC,至颗粒表面树脂完全固化,均匀附着在15N尿素颗粒表面为止;如需多次包膜重复该步骤即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包膜15N尿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15N尿素包膜装置含安装在机架上的回转圆盘及其驱动电机,回转圆盘与水平方向呈30~60°夹角安装,在回转圆盘的下侧设置有与该回转圆盘形状相匹配的半圆弧形电炉。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包膜15N尿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回转圆盘的底部四周安装有搅拌轴或搅拌条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2625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