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继网络中的上行资源分配方法和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110026098.4 | 申请日: | 2011-01-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458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04 |
| 发明(设计)人: | 吴伟民;曾宇辉;杨博;吕伟;刘德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4W72/04 | 分类号: | H04W72/04 |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唐正玉 |
| 地址: | 430074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继 网络 中的 上行 资源 分配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中继网络中的上行资源分配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在目前的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系统中,采用的是集中式的资源分配方法。对于下行数据传输,基站是通过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来通知终端有下行数据传输,从而终端在相应的资源上接收数据。对于上行数据传输,终端是通过BSR(Buffer Status Report,缓存状态汇报)向基站汇报自己待传输的数据以申请上行资源,基站向终端分配相应的上行资源,终端在分配的上行资源上进行数据传输。
在现有的无线通信网络中,中继通常用来改善信号盲区或提高小区边缘用户的服务质量,提高系统的容量和信号质量。如图1所示,在中继网络中,基站12不直接与终端16通信,而是由中继节点14进行转发。中继节点14同时为多个终端16服务。终端16要通过中继节点14把上行数据发送到基站12。对于终端16来说,这个过程存在(K1+K2)ms的时延,如图2所示,其中,K1为终端16到中继节点14之间的延时,K2为中继节点14到基站12之间的延时。根据LTE协议的测试结果,接收端对接收信号进行处理存在一定的时延,同时由于终端16、中继节点14和基站12之间的上下行的时隙安排和传输策略不同,基于中继的通信方法也会存在时延,因此,K1和K2的值取决于具体的上下行传输时隙安排和传输策略以及接收端处理所需的时间。在这种情况下,按照传统的BSR策略,终端业务的服务质量将无法得到保证,影响了终端业务的实时性,对于时延敏感业务如VoIP影响尤其明显。
因此,亟待提供一种改进的中继网络中的上行资源分配方法和装置以克服上述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中继网络中的上行资源分配方法和装置,其可以减少利用中继进行数据转发处理过程中的时延对终端业务的影响,进而保证终端业务QoS(Quatility of Service,服务质量)。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中继网络中的上行资源分配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中继节点接收终端发送的上行数据和终端BSR;
缓存接收到的所述上行数据、根据所述终端BSR获取终端缓存区中上行数据的大小并为所述终端分配上行资源;以及
向基站发送中继BSR,所述中继BSR中包括所述中继节点当前缓存的数据大小、以及已分配给终端的上行资源的大小。
由于本发明的中继网络中的上行资源分配方法中,中继节点向基站发送的中继BSR中包括所述中继节点当前缓存的数据大小、以及已分配给终端的上行资源的大小,也就是说,该上行资源分配方法考虑到了网络侧对上行资源申请的响应存在的时延,通过中继节点对在时延期内的上行资源需求进行预测分析,在向基站申请上行资源的时候考虑到在处理时延期间的上行资源需求,在基站拥有足够资源的时候预先向基站请求多分配资源,从而减少了由于中继网络中的多跳带来的时延的影响,进而保证业务的QoS。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所述中继BSR还包括预测的上行资源需求的大小。这样,可以在终端侧缓存的上行数据过大,Uu接口上发生拥塞的情况下向基站预先申请一定的上行资源,进而维护了终端侧的缓存情况。
进一步地,所述中继缓存汇报中的数据大小=(L1-L5)+L3+[L4×β],其中L1为中继节点接收到的终端发送的上行数据的大小,L3为已分配给终端的上行资源的大小,L4为终端缓存中未被满足的上行数据的大小,L5为所述中继节点向基站发送的上行数据的大小,0≤β≤1,β为非均匀量化系数,根据所述终端缓存中未被满足的上行数据的大小决定。
更进一步地,当所述终端缓存中未被满足的上行数据大于预定值时,β>0。
优选地,向基站发送中继BSR的步骤具体包括:以周期性触发的方式向基站发送所述中继BSR。
可选地,在中继节点接收终端发送的上行数据和终端BSR的步骤中:所述终端BSR为常规BSR、周期性BSR或者填充BSR。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未经华中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2609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发动机控制设备
- 下一篇:一种上行多输入多输出自适应配对方法及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