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剖分轴承座内球面的加工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110025502.6 | 申请日: | 2011-01-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017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25 |
| 发明(设计)人: | 王军;盛兴根;傅小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杭州佩灵轴承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4B11/04 | 分类号: | B24B11/04 |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琪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1117 | 代理人: | 伍贤喆;叶知行 |
| 地址: | 2019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轴承 球面 加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轴承座的加工方法,尤其涉及剖分轴承座内球面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在国内外钢铁企业的炼钢连铸生产线,在连铸机扇形段整体驱动辊的中间一般配置有剖分轴承座和轴承,该剖分轴承座结构较为复杂,主要由带内球面轴承底座、轴承上座、半个带外球面外圈、一个剖分式组合内圈、一组长圆柱滚子、剖分式密封环、密封圈等部件构成。剖分轴承座内部设计有二套独立系统:冷却系统和润滑系统,因此剖分轴承座又称水冷式轴承座。剖分轴承座的基本特点为:1、轴承座、轴承和轴是完全分离的,在检查轴承时不需拆除与轴承相连的轴以及与轴相连的相关设备,简化了驱动辊的安装和拆卸;2、剖分轴承座的水冷系统和高可靠的密封性能,最大限度地延长了轴承座的使用寿命,同时也适应于钢坯连铸的高温环境;3、轴承的自调心和左右移动的组合功能,能够满足浇铸时对连铸辊的自适应要求。特别地,所述剖分轴承座所具有的密封、冷却、润滑、自调心和左右移动的特性,是一般轴承座所不能同时具备的。
通常情况下,宽厚板连铸机机组共有17个扇形段,其中0#扇形段下的弧形区有8台扇形段,水平段有9台扇形段。每台扇形段均有一对驱动辊,驱动辊为一根整体辊,整体驱动辊的中间配置有剖分轴承座和轴承(一般三分节辊配有两套剖分轴承组件),在驱动辊的两端(通常称为自由端和固定端)则为普通轴承。剖分轴承组件的大量采用不仅简化了扇形段驱动辊的设计和组装,而且还相应提高了连铸辊的刚性,降低了挠度。连铸辊选用剖分轴承组件适应于连铸技术的发展要求,同时也代表着当前国际上连铸辊的主流设计趋势。
目前,国内炼钢连铸生产线所使用的剖分轴承座和剖分轴承主要依赖于进口,国内尚无生产厂家能够掌握此项生产技术。因此,一旦剖分轴承座和剖分轴承损坏就只能报废处理,进口购置新的剖分轴承座和剖分轴承,而且进口的剖分轴承座和剖分轴承价格昂贵,从而增加了国内钢铁企业的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剖分轴承座内球面的加工方法,通过实施该加工方法能磨削出剖分轴承座内球面,既能确保轴承座内球面中心和轴承座键槽的对称度,又能确保轴承座内球面中心和与轴承座底面键槽垂直的两个端面的对称度,实现轴承座内球面中心位置的高精度定位。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剖分轴承座内球面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剖分轴承座内球面加工装置中的定位机构安装在与机床电机相连的工件轴上,即将定位机构中的定位板、过渡板和定位键依次套装在工件轴上,且在定位板上对称固定有压紧杆,将定位板、过渡板和定位键与工件轴固接,并将定位板与过渡板固接,过渡板与定位键之间通过定位销定位后固接,过渡板与定位键贴合的平面即为轴承座底部的轴向定位面,定位键用于确保轴承座内球面中心和轴承座底面键槽的对称度;
步骤二,将轴承座安装于定位机构中,即将定位键卡入轴承座底面的键槽内,使轴承座通过定位键固定在定位机构中;
步骤三,将压块安装在压紧杆端部,通过压块将轴承座轴向压紧在过渡板上;
步骤四,将定位块垂直设置在过渡板上,并使定位块抵住轴承座的一个端面,该定位块与轴承座端面的接触面即为轴承座端面的定位面,以保证轴承座内球面中心和与轴承座底面键槽垂直的两个端面的对称度;
步骤五,将剖分轴承座内球面加工装置中的角度定位板安装在机床拖板上;
步骤六,将剖分轴承座内球面加工装置中的磨削机构安装在角度定位板上且磨削机构的安装位置与上述定位机构相对,即将砂轮轴座和电机固定在角度定位板上,砂轮轴的中部设置在砂轮轴座上,砂轮轴的一端安装有与电机相连的皮带轮,另一端固定有与轴承座相对的磨头,磨头与轴承座内球面形成夹角,该夹角即为磨削夹角;
步骤七,摇动机床上的第一、第二手柄调节轴承座和磨削机构的位置,使轴承座内球面与磨削机构的磨头接触;
步骤八,启动机床电机和磨削机构中的电机,使工件轴和砂轮轴进行反向旋转,工件轴的旋转同时带动固定在工件轴上的定位机构以及固定在定位机构内的轴承座进行旋转,砂轮轴的旋转同时带动固定在砂轮轴上的磨头进行旋转;采用范成法对轴承座内球面进行磨削,即轴承座与磨头的旋转方向相反,直至轴承座内球面加工完成。
所述步骤六中磨头与轴承座内球面形成的磨削夹角,即为砂轮轴中心线与轴承座底面键槽的轴向中心线形成的夹角;所述磨头与轴承座内球面形成的磨削夹角为45°,即砂轮轴中心线与轴承座底面键槽轴向中心线形成的夹角为4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杭州佩灵轴承有限公司,未经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杭州佩灵轴承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2550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