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动二轮车用生轮胎的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025126.0 | 申请日: | 2011-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896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1 |
发明(设计)人: | 石川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9D30/08 | 分类号: | B29D30/08 |
代理公司: | 上海市华诚律师事务所 31210 | 代理人: | 梅高强 |
地址: | 日本国兵库县神户***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二轮 车用生 轮胎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二轮车用生轮胎的制造方法,该方法消除了由向下压合引起的胎面胶两端部处的褶皱堆集而提高了轮胎均匀性。
背景技术
在自动二轮车用轮胎中,从使车体较大地倾斜而转弯的特性出发,使胎面部形成为曲率半径小的凸圆弧状轮廓。因此,为了形成这种的轮胎的胎面部,以往,如图9(A)所示,使用外周面与胎面的圆弧形状近似的轮廓板b,使带束帘布c和胎面胶d沿着该轮廓板b的外周面依次层叠,从而形成胎面部形成用的一体的胎面圆筒e。此时,对于带束帘布c,由于使带束帘线沾胶后形成的窄幅带状帘布沿轮廓板b的外周面螺旋地卷绕,因此是没有问题的。
然而,对于胎面胶d,在卷绕一周宽幅的带状的橡胶材料d1而形成为圆筒状后,利用公知的压合装置f(未图示)一边使轮廓板b旋转一边从轮胎子午线侧朝向胎面端侧将所述圆筒状的胎面胶体推压在轮廓板b上,并通过向半径方向内方收拢而使该胎面胶体与带束帘布c密合。因此,如图9(B)所示,在胎面胶d的两端部,由于向半径方向内方收拢而产生褶皱g。该褶皱g会导致橡胶厚度不均、以及如图9(C)所示形成在胎面胶边缘的波纹(蛇纹)h,从而使外观品质降低且成为均匀性降低的原因。
另外在下述专利文献1中提出如下的技术方案:胎面胶用的橡胶材料不是通过橡胶挤出机挤出成平板状,而是通过橡胶挤出机挤出成型为与轮廓板的外周面一致的圆弧状截面形状,使该橡胶材料就这样在轮廓板上卷绕一周。
然而,这种通过橡胶挤出机挤出的截面呈圆弧状的橡胶材料的传送、保管、以及向轮廓板的贴合等处理困难,所述方法实施起来是极其困难的。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07464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二轮车用生轮胎的制造方法,该制造方法基本上是取代将圆筒状的胎面胶体的两端侧挤成小直径而使预先形成为小直径的胎面胶体的中央侧鼓起来形成所希望的轮廓形状,在形成胎面环时,使胎面胶两端部上的褶皱堆集被推压,从而抑制外观品质和均匀性的降低。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技术方案1为一种自动二轮车用生轮胎的制造方法,该自动二轮车用生轮胎具有:胎体,该胎体从胎面部经过胎侧部一直到达胎圈部的胎圈芯处;带束层,该带束层在胎面部的内部配置在所述胎体的半径方向外侧;以及胎面胶,该胎面胶配置在所述带束层的半径方向外侧且外表面被做成凸圆弧状胎面,该自动二轮车用生轮胎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
具有胎面圆筒形成工序,该胎面圆筒形成工序形成由所述带束层和胎面胶一体接合而成的胎面圆筒,且
所述胎面圆筒形成工序包括:
胎面胶卷绕步骤,该胎面胶卷绕步骤利用通过充填内压能够扩张成鼓状的橡胶制的圆筒状胎面形成鼓,通过在所述胎面形成鼓上卷绕一周带状的胎面胶而形成圆筒状的胎面胶体;
胎面胶弯曲步骤,该胎面胶弯曲步骤将内周面为近似于所述胎面的圆弧面的传送环同心地配置在所述圆筒状的胎面胶体的半径方向外侧,之后通过充填内压使所述胎面形成鼓扩张,通过将所述胎面胶体推压在传送环的内周面上,从而使该胎面胶体由圆筒状弯曲成凸圆弧状并保持在传送环上;以及
带束层形成步骤,该带束层形成步骤在从保持于所述传送环的胎面胶体上取下了所述胎面形成鼓之后,通过将带束帘线沾胶后形成的窄幅带状帘布沿轮胎周向螺旋状卷绕且贴合在该胎面胶体的内周面上而形成带束层。
又,在技术方案2的发明中,所述带束层形成步骤通过使所述传送环围绕轴心旋转且使带状帘布贴合用的贴合辊与该旋转同步地沿着胎面胶体的内周面在轴心方向上横向移动,从而将带状帘布卷绕成螺旋状。
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利用通过充填内压可扩张成鼓状的橡胶制的圆筒状胎面形成鼓和内周面为近似于胎面的圆弧面的传送环,通过随着胎面形成鼓的扩张而将形成在所述胎面形成鼓上的圆筒状的胎面胶体压靠到传送环的内周面上,从而使该胎面胶体由圆筒状变形成凸圆弧状(鼓状)。
这样,不是通过两端侧的收拢而是通过中央侧的鼓起而使胎面胶体变形成凸圆弧状,因此,在胎面胶体上不会产生褶皱,可以抑制外观品质和均匀性的降低。
又,带束层通过使带状帘布贴合并螺旋状卷绕在取下了所述胎面形成鼓的胎面胶体的内周面上而形成。此时,由于胎面胶体保持在传送环上,因此不会发生变形或错位,可以使带束层紧密地、精度良好且稳定地形成在胎面胶体上。又,在带束层形成后,胎面胶体作为胎面圆筒,可以通过传送环原封不动地移送至下一个工序,因此可以将工序损耗抑制为最低。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未经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2512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电转换元件、光电转换装置和固态成像装置
- 下一篇:分布光度测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