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蒸发器直接对房间空气制冷的超高层建筑空调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110024943.4 | 申请日: | 2011-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952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15 |
发明(设计)人: | 蒋辉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雅尔典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3/06 | 分类号: | F24F3/06;F25B4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72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蒸发器 直接 房间 空气 制冷 超高层建筑 空调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超高层建筑制冷空调工程设施的无水设计方案技术,尤其是涉及采用制冷剂加压配送装置来实现上述无水设计方案的技术。
背景技术
目前的高层建筑工程,特别是超高层建筑工程中的制冷空调系统设计方案,采用水作为冷媒介质对末端设备(例:风机盘管和水冷风柜等)传递冷量是最佳的技术手段。
这是因为:仅仅依靠制冷空调系统中由压缩机造成的高低压差之力度,难以直接驱动额定的液态制冷剂流量,经过弯弯曲曲的管道,进入几十米、甚至百米以上的超高层建筑中进行房间空调。因此,通常是采用水及其与水配套的水泵来完成:将制冷空调系统制取的冷量配送到需要空调的任何高度的楼层中去。
这类制冷空调系统的优点在于:热容量较大的水传递冷量的效率较高,并且对于所需要的末端冷量便于现场调节。其不足之处在于:对水质的要求很高,为了减缓在配送冷量的管网中结水垢(影响热传导),每间隔一、二年还要用药剂疏通一次庞大的由水管网络构成的热交换系统。其次,就是整个水管网络中的漏水与补漏的工作量不会少。可以想象,由于水在空调系统中的全面介入,现有技术的维护工作量与维护成本都是相当可观的。
此外,在制冷剂中的冷能传递到被空调的空气的过程当中,增加了通过水作为中间介质进行冷量传递的中间环节,而该中间介质水进行冷量“接力”传递过程当中必然存在“接力”传递的效率问题,因此,该通过水的“接力”传递的中间环节当中必然会造成一定数量的冷能损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之目的:在制冷空调系统工程中,通过增加主要由制冷剂泵构成的制冷剂加压配送装置,来替换作为二次传递冷量的中间冷媒介质的水及其水泵等配套设施构成的冷媒水配送装置,以此从根本上解决上述维护工作量与维护成本都是相当可观的问题以及必然会造成一定数量的冷能损失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的本发明之目的,拟采用以下的技术:
本发明至少包括冷凝器、压缩机、蒸发器和节流器四大制冷基本部件,以及适合于空调工况的制冷剂,并且:
一.设备配置:上述的制冷空调系统中增加了为它服务的制冷剂加压配送装置,该制冷剂加压配送装置包括由液泵与包围该液泵的金属密封外壳二者构成的制冷剂泵,以及与该制冷剂泵配套使用的低压储液桶,并且,该制冷剂泵的设置高度低于该低压储液桶的底部;
二.管路连接:经过节流器的低压液态制冷剂通过低压管道集中储存在低压储液桶内,然后,由制冷剂泵通过低压管道直接将低压液态制冷剂输送到楼层蒸发器中,而连接蒸发器回气端至压缩机的低压管道必须与低压储液桶和构成制冷剂泵的金属密封外壳的上部连通,以保持上述低压储液桶和上述金属密封外壳二者与上述蒸发器的气体压力平衡;
三.构成制冷剂泵的液泵在超高层建筑空调系统内部的扬程高度至少应该大于在超高层建筑空调系统外部的超高层建筑的高度。——相同功率与相同型号的二台液泵在一个大气压环境下与非一个大气压环境下的扬程是不一样的。
四.构成制冷剂泵的金属密封外壳是通过金属焊接来完成接缝拼接的。——其目的在于:允许构成制冷剂泵的液泵中的制冷剂通过其轴封等部位向该液泵的外部泄漏,而不允许该泄漏的制冷剂有可能穿透包围在该液泵周围的金属密封外壳。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比较的特点:
一.由于本发明在制冷空调系统中通过引入了泵对液态制冷剂的加压配送装置,并以此来替换原来由包括水在内的作为冷媒中间介质的介入可能,为彻底避免了水在空调系统中引起的种种问题和隐患创造了条件,同时,也进而为降低超高层制冷空调系统的工程成本与降低日常维护工作量(维护成本)均创造了条件。
二.由于本发明让制冷空调系统蒸发器中的制冷剂能够通过它直接对房间内的空气进行制冷空调(省略了常规的中间冷量传递介质),这就为提高整个的制冷空调系统的工作效率又创造了条件。——能够实现该举措的前提是:允许制冷剂从构成制冷剂泵的液泵中泄漏,但是,该制冷剂无法穿透构成制冷剂泵的金属密封外壳。
附图说明
图1示意了通常采用的让水充分介入的制冷空调系统现有技术实施原理。
图2示意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原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雅尔典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雅尔典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2494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改良型观测阀
- 下一篇:一种组合式梳齿密封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