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低温焙烧氯离子型Mg-Al水滑石合成镁铝尖晶石的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110024740.5 申请日: 2011-01-20
公开(公告)号: CN102139902A 公开(公告)日: 2011-08-03
发明(设计)人: 王银波;朱文凤;王林江;刘芳 申请(专利权)人: 桂林理工大学
主分类号: C01F7/02 分类号: C01F7/02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541004 广西壮族*** 国省代码: 广西;4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低温 焙烧 氯离子 mg al 滑石 合成 尖晶石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利用共沉淀方法合成水滑石、利用焙烧还原技术原位合成柱撑水滑石以及以水滑石为前体低温焙烧合成镁铝尖晶石(MgAl2O4)粉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矿物合成领域。

背景技术

作为尖晶石家族的重要成员,镁铝尖晶石(MgAl2O4)具有高熔点(2135℃)、高硬度、良好的高温强度、高抗热震性能、耐腐蚀、耐磨损、绝缘性能好、热膨胀系数小等特点,广泛应用在冶金、化学、航天航空、原子能、军事等领域。然而,自然界镁铝尖晶石蕴藏量较少,无法满足工业运用的需要,目前工业上应用的镁铝尖晶石大多采用固相反应法人工合成。但传统的固相反应合成方法需要在高达1450-1600℃以上的温度才能完成。而且,采用MgO和Al2O3合成的MgAl2O4的聚集再结晶能力弱,致密烧结比较困难。这不仅增加了尖晶石材料的制备成本,也限制了其广泛应用。为降低镁铝尖晶石合成反应的温度,前人在改进MgAl2O4的合成途径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研究。有关研究结果表明,结合机械化学活化作用、金属醇盐冷冻干燥过程或溶胶-凝胶过程,可以在1200℃左右得到镁铝尖晶石相,但这些方法一般需要特殊的设备才能实现且合成反应温度仍然较高。近年来有关尖晶石制备合成方法的专利报道不断,归纳起来有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传统固相反应合成方法的基础之上,通过添加烧结助剂、粉体混合细磨等方法促进致密烧结的高温固相合成反应法和低温固相合成反应法。前者包括:申请号为88106918.3,公开号为1039792的中国专利,公开一种合成镁铝尖晶石的方法;申请号为97194637.X,公开号为1218443的中国专利,公开了锂锰氧化物尖晶石的制备方法;申请号为92112736.7,公开号为1086799的中国专利,公开一种合成镁铝尖晶石的方法;申请号为01115504.3,公开号为1382665的中国专利,公开了合成镁铝尖晶石及其制备方法;申请号为01128142.1,公开号为1403404的中国专利,公开一种铬镁尖晶石的制作方法;申请号为01138362.3,公开号为1428312的中国专利,公开一种镁铝尖晶石/二硼化钛复合材料的制造方法;申请号为01133632.3,公开号为1417159的中国专利,公开一种镁铝尖晶石/氮化钛复合材料的制造方法等,后者包括申请号为200810242601.8,公开号为101445261的中国专利,公开一种镁铝尖晶石粉体的环境友好低温固相合成方法;申请号为200510019268.0,公开号为1762896的中国专利,公开一种合成锰铝尖晶石及其制备方法等。

第二:沉淀法,包括:申请号为200910022765.4,公开号为101565194的中国专利,公开一种超细介孔镁铝尖晶石的制备方法。

第三:溶胶凝胶法,包括:申请号为95117836.9,公开号为1127734的中国专利,公开一种透明多晶尖晶石的制备方法。

第四:喷雾热解法,包括:申请号为99104189.5,公开号为1230796的中国专利,公开了尖晶石型锂锰复合氧化物的制造方法。

第五:燃烧合成方法,包括:申请号为200410000054.4,公开号为1556031的中国专利,公开一种NiAl2O4尖晶石粉体的燃烧合成方法。

上述尖晶石的合成制备方法对探索低温条件下合成镁铝尖晶石具有重要借鉴价值,从矿物合成反应的机理和本质分析,降低合成反应温度、提高反应效率的关键是提高反应物的反应活性、改善反应物之间的高度分散混合和接触关系。如果能实现反应物之间在分子水平的分散和接触,对于降低合成反应温度、提高反应物及其产物的活性及反应效率、控制产物的结构特征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鉴于上述原因,本发明提出了以阴离子粘土矿物为前体的原位合成方法,因为受晶格定位效应的制约作用,所以可以实现反应物金属离子的高度分散和在分子水平的接触,为温和条件下合成镁铝尖晶石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本发明以氯化镁、氯化铝、氯化钠为原料,NaOH为沉淀剂,在低温条件下,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Mg-Al水滑石并以其为前体通过焙烧合成了镁铝尖晶石(MgAl2O4)粉体。

发明内容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理工大学,未经桂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2474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