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采用植物组织培养葡萄风信子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024133.9 | 申请日: | 2011-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196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13 |
发明(设计)人: | 刘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九久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H4/00 | 分类号: | A01H4/00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04 | 代理人: | 曹祖良 |
地址: | 214028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采用 植物 组织培养 葡萄 风信子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葡萄风信子的培养方法,尤其是一种采用植物组织培养葡萄风信子的方法,属于植物组织培养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葡萄风信子(Muscari botryoides Mill)是百合科蓝壶花属,又名蓝壶花、葡萄百合、葡萄水仙。葡萄风信子为多年生草本球根花卉,植株矮小,叶线状披针形,丛生,长10~30cm,宽0.5~1.5cm,穗状花序,1~3枝自叶丛中抽出,直立圆筒状,花茎高10~30cm,着花20~40朵。花色有蓝色、蓝紫色、白色、淡蓝、淡粉色和黄色,秀丽高雅。花期早,自然花期3月中旬到4月上旬,开放时间长,群体开花时间可达20~30天。在园林中,常用来布置多年生混合花境、花坛镶边或点缀山石,是良好的林下地被花卉,亦可作盆栽观赏,别具情趣,是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纯化花卉,适于盆栽观赏与切花。
葡萄风信子的传统繁殖方法以分植鳞茎为主,繁殖率低并带有病菌,使品种严重退化,鳞茎萎缩,不利于其品质的延续和开发。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在短时间内既能大规模的扩大植株的繁殖量,使其亲本的优良性状得以保存,并且不受自然环境条件的限制。组织培养技术已经在水仙、百合、风信子等球茎植物上得到很好的应用,故研究植物组织培养生产葡萄风信子是很有现实意义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采用植物组织培养葡萄风信子的方法,解决了葡萄风信子繁殖率低并带有病菌,使品种严重退化、鳞茎萎缩,不利于其品质延续和开发的问题。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采用植物组织培养葡萄风信子的方法,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培养基:选择MS培养基作为基本培养基,2,4-二氯苯氧乙酸(2,4-D)、3-吲哚乙酸(IAA)、萘乙酸(NAA)、6-苄氨基嘌呤(6-BA)和3-吲哚丁酸(IBA)作为调控的生长激素分别制备五种培养基:
培养基A:MS+2,4-D 0.5~1.0mg/L+6-BA 1.0~2.0mg/L,
培养基B:MS+NAA 0.5~1.0mg/L+6-BA 1.0~2.0mg/L,
培养基C:MS+IBA 0.5~1.0mg/L+6-BA 1.0~2.0mg/L,
培养基D:MS+IAA 0.2~1.0mg/L,
培养基E:MS+IBA 0.5~1.0mg/L;
培养基A、B、C和D中均附加25~30g/L的蔗糖和4~5g/L的琼脂,培养基E中附加25~30g/L的蔗糖和1~2g/L的琼脂,用1~2mol/L的NaOH溶液和HCL溶液调pH至5.8~6.0,并将培养基A、B、C、D和E在高压蒸汽灭菌锅中在121~125℃下灭菌15~20min,高压蒸汽灭菌锅中的压力为0.1~0.15MPa;
(2)外植体消毒:选用葡萄风信子鳞茎作为外植体,用自来水冲洗1~2h后,在无菌操作台上用浓度为1%~2%的84消毒液消毒0.5~2min,用无菌水冲洗2~3次,再用浓度为0.1%~0.2%的升汞消毒8~12min,最后用无菌水冲洗4~5次,备用;
(3)外植体诱导培养:将消毒后的外植体切成1~1.5cm2的片状外植体后,接种在培养基A上,接种瓶内每瓶平放3~5片的片状外植体,在培养室内进行诱导培养;20~30天后,在片状外植体的切口处产生淡黄色愈伤组织;
(4)增殖培养:将诱导培养出的愈伤组织转接到培养基B上培养30~40d,使愈伤组织稳定的繁殖下去,保持进一步分化的能力;
(5)不定芽分化:将经增殖培养的愈伤组织转接到培养基C上,30~40d后可得到分化的不定芽;
(6)生根培养:将不定芽转入培养基D上继续培养,培养30~40d得到株高为2~3cm的组培苗;
(7)继代培养:将生根的组培苗转接到培养基E上,培养7~10d后,组培苗的根须达到4~5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九久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九久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2413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