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相电源供电电路无效
| 申请号: | 201110022770.2 | 申请日: | 2011-01-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090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25 |
| 发明(设计)人: | 童松林;沈玲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1/26 | 分类号: | G06F1/26;H02M3/0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8109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多相 电源 供电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相电源供电电路。
背景技术
现有的CPU的多相电源供电电路中,通过PWM芯片输出多相控制信号给多颗驱动芯片,各驱动芯片各驱动一组MOSEFT管,MOSEFT管再通过一电感把12V电压降到适合CPU的电压,为CPU供电。所述PWM芯片在一时间周期对所述各相中电感的电压进行取样,将取样的电压除以比例系数获得各相的电流,再将各相电流相加,除以相数即可获得平均电流。PWM芯片根据获得的平均电流调整输出的脉冲宽度从而调整提供给CPU的电压。现有的获取电压的方式是在各相的电感两端并联一个相同的RC电路,通过采样RC电路上的电压来获取电感的电压。
然而,在电路板上实际布线时,各相RC电路的电压输出点与P WM芯片的电流感测端子之间的差分线对的长度并不相同。而长的差分线对在传输信号时将受到更多的干扰,在采样时间相同的情况下,从长差分线对获取的数据更不准确,从而影响调节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提高采样数据准确性的多相电源供电电路。
一种多相电源供电电路,其包括PWM芯片及多个子电路。所述各子电路均包括一个电感、一个第一电阻、一个第一电容及一个差分线对。所述各子电路中的第一电阻与所述第一电容串联后,再并联于该子电路中的电感,所述差分线对均包括第一差分线及第二差分线。所述第一差分线一端电连接于所述第一电阻及第一电容的连接处,另一端电连接于所述PWM芯片的电流感测的一个端子。所述各子电路中还包括一个第二电阻及一个第二电容,所述第二电阻一端电连接于所述第一电容与所述电感的连接点,一端与所述第二电容串联,所述第二电容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二差分线一端电连接于所述第二电阻及第二电容的连接处,另一端电连接于所述PWM芯片的电流感测的另一个端子,所述各子电路中的第二电容之间的电容大小的比值等于所述各子电路中的差分线对的长度大小的比值。
本发明提供的电源供电电路通过按照各子电路中的差分线对的长度大小等比例设置第二电容的电容大小,从而延长了长差分线对的采样时间,增加了采样数量,提高了采样数据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多相电源供电电路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多相电源供电电路 100
PWM芯片 110
电流感测的端子 11、12
子电路 120
驱动芯片 20
MOSEFT管 30
电感 40
电感的一端 41
第一电阻 51
第一电容 52
第一电容的一端 52a
第二电阻 61
第二电阻一端 61a、61b
第二电容 62
第二电容的一端 62a、62b
差分线对 70
第一差分线 71
第一差分线的一端 71a、71b
第二差分线 72
第二差分线的一端 72a、72b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本发明提供的多相电源供电电路100,其包括P WM芯片(脉冲宽度调制芯片)110及多个子电路120。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多相电源供电电路100为四相供电电路,包括四个子电路120。所述各子电路120均包括一个驱动芯片20、一组MOSEFT管(功率场效应晶体管)30、一个电感40、一个第一电阻51、一个第一电容52、一个第二电阻61、一个第二电容62及一个差分线对7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2277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陶瓷微珠生坯的成型方法与装置
- 下一篇:一种计算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