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环保造纸工艺及设备无效
| 申请号: | 201110022587.2 | 申请日: | 2011-01-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056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25 |
| 发明(设计)人: | 侯俊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侯俊民 |
| 主分类号: | D21D5/00 | 分类号: | D21D5/00;D21D5/02;D21D5/18;D21F1/6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62300 福建省泉***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保 造纸 工艺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造纸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环保造纸工艺及设备。
背景技术
现在瓦楞纸浆的生产,一般由旧纸纤维直接搅拌分离,纸浆从设备的下部混合出料,浮渣与沉渣难以分离,须经除沙器、纤维分离器、离心筛、浓缩机、跳筛、磨浆机才得成品纸浆,浮渣碎片多,工艺复杂,设备成本高,耗电,生产中排放出大量的废水和大量的细纸浆,不能回收,造成极大的浪费和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环保造纸工艺及设备,该工艺生产过程环保、节能,可彻底回收纤维,实现无废水排放。
一种环保造纸工艺:1、杂质分离:废纸经清洁后,经输送带送入杂质分离机,将废纸分离成粗纸浆、浮渣和沉渣,沉渣定期清理,浮渣由杂质分离机上方浮渣回收器回收后输送到指定的位置; 2、沉沙:分离后的粗纸浆由杂质分离机上方的筛孔溢出流到粗浆池,进行沉沙; 3、除沙:沉沙后的粗纸浆经一浆泵引入除沙器除沙;4、分水:除沙后的粗纸浆连接到斜筛进行水分离,分离后的水收集于斜筛下方的集水池后,集水池内的水循环回用于杂质分离机,同时冲洗浮渣回收器上的纸浆;5、纤维分解:分水后的粗纸浆进入高浓纤维分解机进行分解,得成品细纸浆;6、细纸浆输送贮存:经纤维分解后的细纸浆进入成浆池,成浆池内的细纸浆经浆泵泵进高位箱,再定额下料到混合池;7、造纸:混合池内纸浆,经浆泵引入压力筛,纸浆喷上网笼,再经纸机流水线得成品纸;8、废水循环回收:清洗网笼和毛毯的水、真空吸出的水、挤压出来的水收集后,引入细纤维回收静化装置,经物理处理后分成上下两股水,上面的水为沉淀后的清水,由水面上的清水槽引入清水池循环使用,下面的水为含有沉淀细纤维的混合水,经池底的管道引入混合池,进行自动互补。
所述杂质分离机,可将废纸分离成粗纸浆、浮渣和沉渣,包括筒体、设于筒体上部的环形筛板、设于筒体底部的离心式叶轮、驱动离心式叶轮的电机,所述环形筛板外侧设有环形收集槽,所述环形收集槽底部设有出浆口,所述环形筛板的筛孔的孔径为1厘米~1.5厘米,利于粗纸浆通过,所述离心式叶轮,由轮盘、均布于轮盘边沿的弧形叶片、焊设于轮盘和弧形叶片上的凸块,增加离心、破碎效果,所述弧形叶片与筒壁平行,所述筒体内壁设有斜板,所述离心式叶轮通过变速器与电机相连,所述筒体、变速器、电机设于支架 上。
所述高浓分解机,包括筒体、设于筒体底部的锥形筛板、设于筒体底部的离心式叶轮、驱动离心式叶轮的电机,所述锥形筛板下侧的密闭空间为细纸浆收集腔,所述细纸浆收集腔底部设有出浆口,所述锥形筛板的筛孔的孔径为0.15厘米~0.35厘米,利于细纸浆通过,所述离心式叶轮,由轮盘、均布于轮盘边沿的弧形叶片,所述弧形叶片与筒壁平行,增加离心、分解效果,所述筒体内壁设有斜板,所述离心式叶轮通过变速器与电机相连,所述筒体、变速器、电机设于支架上。
所述回收静化装置,由池体、设于池体口的溢水槽、设于池体口周沿的收集槽、设于池体的进水管、设于池体底部的出水管,所述进水管的出水方向与池体壁相切,以形成旋涡,收集槽内的水循环回收于清水池,出水管与混合池相连,自动补充水量及实现细纤维的回收。
由于采用上述工艺,浮渣利用率100%,可节约电能80%,减少纤维流失,直接降低企业成本8%,节约用水80%,由于采用物理回收纤维,静化处理的方法,减少用药95%以上,可彻底回收纤维,实现无废水排放。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环保造纸工艺及设备的工艺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的杂质分离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高浓分解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杂质分离机叶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高浓分解机叶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回收静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回收静化装置溢水槽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侯俊民,未经侯俊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2258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