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聚偏氟乙烯亲水改性膜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110022233.8 | 申请日: | 2011-01-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401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03 |
| 发明(设计)人: | 孟建强;陈春霖;倪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8J7/16 | 分类号: | C08J7/16;C08L27/16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陆艺 |
| 地址: | 300160 天津市河东***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聚偏氟 乙烯 改性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聚偏氟乙烯改性功能膜,其特征是通过水相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的方法在聚偏氟乙烯膜表面上接枝有功能性聚合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偏氟乙烯改性功能膜,其特征是所述功能性聚合物为聚甲基丙烯酸酯或聚丙烯酰胺类水溶性聚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聚偏氟乙烯改性功能膜,其特征是所述聚甲基丙烯酸酯为聚-2-(二甲氨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聚-2-(二异丙基氨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聚-2-(二乙基氨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聚(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聚-2-羟乙基甲基丙烯酸酯、聚-3-羟基丙基甲基丙烯酸酯、聚-2-羟基丙基甲基丙烯酸酯或聚-2,3-二羟基丙基甲基丙烯酸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聚偏氟乙烯改性功能膜,其特征是所述聚丙烯酰胺类水溶性聚合物为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聚丙烯酸钠、聚-N,N-二甲基丙烯酰胺或聚-2-甲氧基乙基丙烯酰胺。
5.聚偏氟乙烯改性功能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下述步骤:
(1)将清洗干净的面积为9-25cm2的聚偏氟乙烯微孔膜、原子转移自由聚合单体的水溶液、氯化铜、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配体及去离子水加入容器中,得到20-200毫升水溶液,使原子转移自由基单体浓度为0.1-0.5克/毫升,使氯化铜的浓度为0.44-2.2微摩尔/毫升,使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配体的浓度为0.44-2.2微摩尔/毫升;
(2)充氮气5-10min排除容器中的氧气;
(3)加入0.2-8毫升摩尔浓度为1-22毫摩尔/毫升的维生素C水溶液,继续充氮气5-10min;
(4)将容器密封,在30-60℃反应0.5-7h;
(5)将膜取出,在40℃水浴,放入无水乙醇中搅拌清洗2-24h,然后用去离子水搅拌清洗2-24h,取出晾干,即制成聚偏氟乙烯改性改性功能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聚偏氟乙烯改性功能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原子转移自由聚合单体为2-(二甲氨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2-(二异丙基氨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2-(二乙基氨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聚(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2-羟乙基甲基丙烯酸酯、N-异丙基丙烯酰胺、丙烯酸钠、3-羟基丙基甲基丙烯酸酯、2-羟基丙基甲基丙烯酸酯、2,3-二羟基丙基甲基丙烯酸酯、N,N-二甲基丙烯酰胺或2-甲氧基乙基丙烯酰胺。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聚偏氟乙烯改性功能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原子转移自由聚合配体为2,2-联吡啶、4,4’-二(5-壬基)-2,2’-联吡啶、1,1,4,7,7-五甲基二亚乙基三胺或三-(N,N’-二甲氨基乙基)胺。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聚偏氟乙烯改性功能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1)所述清洗的方法为:在10-80℃水浴中,将聚偏氟乙烯微孔膜放在在体积浓度为10-90%的乙醇水溶液中漂洗3-24小时,每1-6小时换一次体积浓度为10-90%的乙醇水溶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工业大学,未经天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22233.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退钉式瓦楞纸板钉箱机
- 下一篇:分段式热熔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