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数控单板双边同步削边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110022165.5 | 申请日: | 2011-01-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521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17 |
| 发明(设计)人: | 翟泉来 | 申请(专利权)人: | 翟泉来 |
| 主分类号: | B23Q7/18 | 分类号: | B23Q7/18 |
| 代理公司: | 泰安市泰昌专利事务所 37207 | 代理人: | 姚德昌 |
| 地址: | 271000 山东省泰安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数控 单板 双边 同步 削边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钢板加工专用设备,具体地说是一种数控单板双边同步削边机。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有为数众多的机加工企业大量使用各类不同型号的钢板,随着加工业的迅猛发展,市场需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钢板双边加工的精度、效率、节能减排、降低生产成本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而我国目前钢板加工业中普遍使用的纵剪切边机和铣边机,已远远满足不了新的需要。其中存在如下的主要问题:1)加工中废料多,原材料浪费严重。以纵剪切边机为例,在加工12毫米厚的卷板时,每30吨出废料350公斤,按4500元/吨计算,合人民币1575元。据不完全统计,就全国钢板的年产量有2.6亿吨之多,如有10%的板材需要切边,每年浪费的钢材多达几十万吨,相当于一个小型轧钢厂的年产量,经济价值十几亿元。另外,其设备的能耗也是相当高的。2)效率低下。以铣边机为例,加工12毫米厚1.5米宽Q235的钢板,每分钟加工速度1.5-2米(单边),每台铣边机每班,两人只能加工(双边)200-300米左右(40吨),产量低,用工多。3)加工精度低,特别是长距离的板材公差较大。4)加工后两侧立面20毫米内金相组织结构变化较大,严重影响焊接质量,埋藏下不容易发现的结构隐患。为此,近几年有些使用单位进行了多方面的积极探索,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都没有重大突破,更没有形成完整的新工艺流程,所以改变我国板材的直边加工水平,减少浪费,提高功效,降低劳动强度已成为当务之急。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数控单板双边同步削边机,采用了随动加工工艺,实现板材两侧面、同步、高效、高精的切削效果,减少原材料的浪费,实现节能减排。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数控单板双边同步削边机,包含有设置在工作台上的各种设备及其数控系统,其中双辊两点校正机构、送料辊轮及其传动系统、压辊轮和抛料机构顺次连接,在双辊两点校正机构和送料辊轮之间设置有密辊多点校正机构和柔性压辊轮装置,所述密辊多点校正机构包含有辊轮、箱体、连接底板、固定支架、丝杠、固定法兰、减速机和气缸,辊轮设置于箱体一侧,两侧箱体之间设置有连接底板,两侧箱体底部分别设置有固定支架,丝杠设置于两个固定支架之间并与固定于箱体一侧的减速机连接,气缸的缸体固定设置于一侧固定支架上,气缸的活塞杆与固定法兰固定连接;所述柔性压辊轮装置包含有设置于辊轮箱体内部的柔性压辊轮、弹簧、压板和滑块,压板设置于柔性压辊轮上部,在压板与柔性压辊轮之间设置有弹簧,压板上设置有滑块。
在双辊两点校正机构的底板上设置有圆形强力护套式靠轮。
本发明采用长距离钢板双边立面同步随动加工新工艺,设计了密辊多点校正机构、柔性压辊轮装置和圆形强力护套式靠轮,上述装置与数控系统结合使用,从而对工件进行动态监测,及时消除了因不同曲线而造成的工件振荡和上下位移,实现了双边、立面、直线、高精度、长距离、连续加工,达到了节能、节材、高效、快捷的技术效果,产生废料仅为正在广泛应用的纵剪式切边机的十分之一,节电83%,钢板直线精度10米内+-0.5毫米,两边沿20毫米内无金相组织结构变化,边角垂直90度,彻底解决了板材长距离高直线度的切削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密辊多点校正机构3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柔性压辊轮装置4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包含有设置在工作台1上的各种设备及其连接的数控系统,其中双辊两点校正机构2、送料辊轮6及其传动系统8、压辊轮5和抛料机构7顺次连接,在双辊两点校正机构2和送料辊轮6之间设置有密辊多点校正机构3和柔性压辊轮装置4,在双辊两点校正机构2的底板上设置有圆形强力护套式靠轮。
所述的数控系统,是由PRC、伺服系统、变频器、触摸屏组成的控制系统,各系统的信号采集均由数字模块完成,实现了定尺钢板在运行中的启动、停止、保护、速度、压力、刀具给进量的自动控制,由于整个数控系统为现有技术,普通技术人员均可以实现,故在这里不做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翟泉来,未经翟泉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2216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协整建模的刀具磨损监测方法
- 下一篇:长悬臂的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