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110021681.6 | 申请日: | 2011-01-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003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25 |
| 发明(设计)人: | 黄应高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应高 |
| 主分类号: | A61K36/888 | 分类号: | A61K36/888;A61P19/02;A61P19/04;A61P29/00;A61K35/36;A61K35/55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太兆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08 | 代理人: | 张韬;杨翼林 |
| 地址: | 四川省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类风湿 关节炎 药物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药物组合物,特别是涉及一种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风湿关节炎是一种长期慢性而又顽固的常见病、多发病,比较普遍。临床表现为关节肿痛或游走性疼痛、肢体麻木、关节变形、行动受阻,有的甚至终身残废,严重的危害着人民的身体健康。以目前就诊的情况看,此类患者有上升趋势。中医称由风、寒、湿引起的般体疼痛或麻木为痹症,主要是由风、寒、湿乘虚而入,流注经络、关节,阻碍气血运行所至。其中类风湿是由一些感染性疾病造成的自身免疫反应招致以滑膜炎为基础的关节病变。应以通经活络、活血化淤、法风除湿入主,加强行淤止痛、破淤通经、活血消炎、法风利湿、发汗解表、温通经络此类病症最理想的选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药物组合物。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该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原料药组成为:
附 子1-3重量份 白 术1-3重量份 麝 香0.5-1.5重量份
藏红花0.5-1.5重量份 桂 枝1.5-4.5重量份 千年健2-6重量份
穿山甲1-3重量份 当 归2-6重量份 穿山甲2-6重量份
老鹳草2.5-7.5重量份。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的原料药组成优选为:
附 子2重量份 白 术2重量份 麝 香1重量份 藏红花1重量份
桂 枝3重量份 千年健4重量份 穿山甲2重量份 当 归4重量份
穿山甲4重量份 老鹳草5重量份。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的原料药组成优选为:
附 子1.2重量份 白 术1.2重量份 麝 香1.3重量份
藏红花1.3重量份 桂 枝1.8重量份 千年健2.5重量份
穿山甲2.5重量份 当 归5重量份 穿山甲3重量份
老鹳草3重量份。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的原料药组成优选为:
附 子2.5重量份 白 术2.5重量份 麝 香0.8重量份
藏红花0.8重量份 桂 枝4重量份 千年健5重量份
穿山甲1.5重量份 当 归3重量份 穿山甲5重量份
老鹳草7重量份。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按药剂学方法加入常规辅料制成临床接受的外用剂型,如散剂、膏剂、搽剂或喷雾剂。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散剂的制备方法为:
将上述原料药,粉碎为一百目,制成散剂。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具有祛湿通络,补肾清热,活血化瘀,舒筋活络,软坚消肿,对各种风湿病引起的关节骨病均有效,且无毒副作用,见效快,使用方便。
下述实验例和实施例用于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不限于本发明。
实验例:
一、一般资料: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治疗组100例。
二、疗效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实施的《中医病诊断疗效标准》拟定如下:
临床痊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
显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变;
有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均有好转;
无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均无明显改善。
三、治疗方法:
方案1:
附子2g、白术2g、麝香1g、藏红花1g、桂枝3g、千年健4g、穿山甲2g、当归4g、穿山甲4g、老鹳草5g。
方案2:
附子1.2g、白术1.2g、麝香1.3g、藏红花1.3g、桂枝1.8g、千年健2.5g、穿山甲2.5g、当归5g、穿山甲3g、老鹳草3g。
方案3:
附子2.5g、白术2.5g、麝香0.8g、藏红花0.8g、桂枝4g、千年健5g、穿山甲1.5g、当归3g、穿山甲5g、老鹳草7g。
制备方法:将上述药物粉碎为一百目,制成散剂。
规格:30g/袋。
功能主治:祛湿通络,补肾清热,活血化瘀,舒筋活络,软坚消肿。
适应症:对各种风湿病引起的关节骨病均有效。
禁忌症:孕妇忌用。
用法用量:1袋/次,开水调成稠糊状外敷患处。
四、治疗结果(见下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应高,未经黄应高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2168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调可控多用途水漏
- 下一篇:基于光谱技术的瞬态温度测量与反演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