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动力传动装置的液压回路有效
| 申请号: | 201110021555.0 | 申请日: | 2011-01-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282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20 |
| 发明(设计)人: | J.C.舒尔茨;N.谢内克;K.M.杜根;E.T.格罗乔夫斯基;D.A.威尔顿;E.W.梅勒 | 申请(专利权)人: |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H61/40 | 分类号: | F16H61/40;F16H61/42;F16H61/688;F16H57/04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原绍辉;杨楷 |
| 地址: | 美国密***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动力 传动 装置 液压 回路 | ||
1.一种用于扭矩传动装置的液压流体回路,包括:
第一液压回路部分,其与第二液压回路部分流体分离;
液压泵,其包括第一流体泵送元件和第二流体泵送元件;
所述第一流体泵送元件,其被构造为与所述第一液压回路部分流体连通;
所述第二流体泵送元件,其被构造为与所述第二液压回路部分流体连通;
第一动力源和第二动力源,其选择性地、可旋转地联接到所述第一和第二流体泵送元件;
所述第一流体泵送元件能够受控至第一泵操作点,以在所述第一液压回路部分中实现优选的高流体流量;和
所述第二流体泵送元件能够受控至第二泵操作点,以在所述第二液压回路部分中以低流体流量实现优选的高流体压力。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流体回路,其中,所述第一动力源包括电驱动的泵马达,其受控至优选的操作速度,以在所述第一泵操作点操作所述第一流体泵送元件,以及同时在所述第二泵操作点操作所述第二流体泵送元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压流体回路,其中,所述第二动力源包括机械驱动的动力源。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压流体回路,进一步包括受控单向离合器,其被构造为将扭矩从所述电驱动的泵马达和所述机械驱动的动力源中的一个传递到所述第一和第二流体泵送元件两者。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压流体回路,其中,所述液压泵包括整体的双元件液压泵,所述整体的双元件液压泵包括单一的入口端口和分别流体联接到所述第一液压回路部分和所述第二液压回路部分的第一和第二出口端口,所述第一和第二流体泵送元件均包括正排量液压泵元件。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流体回路,其中,所述第一液压回路部分供应用于冷却和润滑所述扭矩传动装置的液压流体,所述第二液压回路部分供应加压液压流体至所述扭矩传动装置的离合器启用回路。
7.一种用于混合动力的动力系统的动力传动装置的液压流体回路,包括:
第一液压回路部分,其与第二液压回路部分流体分离;
液压泵,其包括:被构造为分别与所述第一液压回路部分和所述第二液压回路部分流体连通的第一正排量流体泵送元件和第二正排量流体泵送元件;
所述第一正排量流体泵送元件,其能够受控至第一泵操作点,以在所述第一液压回路部分中实现优选的高流体流量;
所述第二正排量流体泵送元件,其能够受控至第二泵操作点,以在所述第二液压回路部分中以低流体流量实现优选的高流体压力;
所述第一和第二正排量流体泵送元件选择性地、可旋转地联接到电动马达和机械驱动机构中的一个;和
所述电动马达能够受控至优选的操作速度,以在所述第一泵操作点操作所述第一正排量流体泵送元件,从而以低流体压力实现优选的高流体流量,以及同时在所述第二泵操作点操作所述第二正排量流体泵送元件。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压流体回路,其中,所述液压泵包括整体的双元件液压泵,所述整体的双元件液压泵包括单一的入口端口和分别流体联接到所述第一液压回路部分和所述第二液压回路部分的第一和第二出口端口。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压流体回路,其中,所述第一液压回路部分供应用于冷却和润滑所述扭矩传动装置的液压流体,所述第二液压回路部分供应加压液压流体至所述扭矩传动装置的离合器启用回路。
10.一种用于扭矩传动装置的液压流体回路,包括:
第一液压回路部分,其与第二液压回路部分流体分离;
液压泵,其包括第一流体泵送元件和第二流体泵送元件;
所述第一流体泵送元件,其被构造为与所述第一液压回路部分流体连通;
所述第二流体泵送元件,其被构造为与所述第二液压回路部分流体连通;
所述第一和第二流体泵送元件选择性地、可旋转地联接到电动马达和机械驱动机构中的一个;
所述第一流体泵送元件能够受控至第一泵操作点,以在所述第一液压回路部分中实现优选的高流体流量;和
所述第二流体泵送元件能够受控至第二泵操作点,以在所述第二液压回路部分中实现优选的高流体压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2155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二自由度混合驱动机械式伺服压力机
- 下一篇:SNS社区中推荐好友的方法及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