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蓄电池用硅酸盐电解液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110020955.X | 申请日: | 2011-01-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227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13 |
| 发明(设计)人: | 李海明;李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海明 |
| 主分类号: | H01M10/10 | 分类号: | H01M10/10 |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谭志强 |
| 地址: | 83000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蓄电池 硅酸盐 电解液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硅酸盐电解液,尤其涉及一种蓄电池用硅酸盐电解液。
背景技术
铅蓄电池自问世以来,由于其电动电势高、内阻小、使用性能可靠、价格低廉而得到了广泛应用。但目前市场上的传统铅酸蓄电池,通常在使用期间由于电解液的硫酸盐化,使得蓄电池性能差、寿命短,并且使用过程中比能量低,电池自放电大,低温环境容量骤减,失水严重,同时有可能析氢闪爆,安全性能差。同时,由于传统蓄电池多采用铅、汞、镉合金为极板,为了防止蓄电池极板的硫化要经常进行维护,从而导致酸腐蚀、酸雾污染,并且极板硫化后产生的汞、镉毒污染可造成人员和环境的不可逆损害,同时由于废弃的电解液不易回收,其中的硫酸铅等会对土壤、水体环境造成极大的污染和破坏。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绿色环保、性能优良的蓄电池用硅酸盐电解液及其制备方法。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蓄电池用硅酸盐电解液,其中所述电解液由以下重量百分数的组分组成:硫酸20-45%,磷酸铵1-2%,二氧化硅10-15%,过硫酸铵2-3%,硫酸钠1-1.5%,硫酸钾1-1.5%,聚丙烯酰胺1-2%,分散剂1-2%,稳定剂2-3%,催化剂3-5%,余量为去离子水,其中所述催化剂为碱式盐、硅烷和硅油中的一种。
一种蓄电池用硅酸盐电解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二氧化硅加去离子水高速搅拌分散,加入稀硫酸混合搅拌反应;
b)加入磷酸铵、过硫酸铵和硫酸钾,混合搅拌反应;
c)加入聚丙烯酰胺、分散剂、稳定剂和催化剂,在常温常压密封环境下搅拌,催化反应12-24小时;
d)催化完成后,将混合液磁化处理,制得本发明产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的硅酸盐电解液属于非强酸性质,不腐蚀极板,废弃后的电解液中的“酸根离子”大部分被催化剂中和、吸附,呈弱酸半固态颗粒状,不会污染环境,可直接废弃,而且其中所含的“氮、磷、钾”成分为高质量复合化肥,可肥沃土地,同时还可增加土壤氧含量,是绿色环保型电解液,具有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2)本发明的硅酸盐电解液外观为乳白色液体,经催化及磁化流程处理后,分子排列更合理,极大的提高了“离子淌度及摩尔电导率”,其理化性能稳定,流动性好,具有良好的浸润渗透性能,用于蓄电池中时比能量高,可瞬间高倍率大电流放电,无充放电记忆效应,同时气体析出微弱,不仅使用寿命长,而且使用安全;
3)本发明的硅酸盐电解液流程制作简单,易于控制,成本低廉,易于蓄电池加注灌装,可用以制造高端蓄电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硅酸盐电解液用于蓄电池的使用寿命曲线图;
图2是本发明硅酸盐电解液用于蓄电池的小时率曲线图;
图3是本发明的硅酸盐电解液用于蓄电池中时蓄电池的性能表。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蓄电池用硅酸盐电解液一种蓄电池用硅酸盐电解液,其中所述电解液由以下重量百分数的组分组成:硫酸20-45%,磷酸铵1-2%,二氧化硅10-15%,过硫酸铵2-3%,硫酸钠1-1.5%,硫酸钾1-1.5%,聚丙烯酰胺1-2%,分散剂1-2%,稳定剂2-3%,催化剂3-5%,余量为去离子水,其中所述催化剂为碱式盐、硅烷和硅油中的一种。
一种蓄电池用硅酸盐电解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二氧化硅加去离子水高速搅拌分散,加入稀硫酸混合搅拌反应;
b)加入磷酸铵、过硫酸铵和硫酸钾,混合搅拌反应;
c)加入聚丙烯酰胺、分散剂、稳定剂和催化剂,在常温常压密封环境下搅拌,催化反应12-24小时;
d)催化完成后,将混合液磁化处理,制得本发明产品。
进一步,所述碱式盐为金属钠、钾的碱式盐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所述分散稳定剂为丙三醇、聚乙烯醇和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中的一种。
进一步,所述稳定剂为羧甲基纤维素钠和香兰素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所述制备方法中的磁化强度为8000-10000高斯。
进一步,所述制备方法中的磁化时间为10-20秒。
进一步,所述二氧化硅为纳米级气相二氧化硅。
为便于对本发明进一步理解,现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 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海明,未经李海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2095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