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无刷电机燃油泵有效
申请号: | 201110020792.5 | 申请日: | 2011-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070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05 |
发明(设计)人: | 周铁;沈克勤;吴中;王宏华;吴蕾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铁 |
主分类号: | F02M37/08 | 分类号: | F02M37/08 |
代理公司: | 南京中新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26 | 代理人: | 孙鸥;朱杰 |
地址: | 210046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电机 燃油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电动燃油泵,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无刷电机燃油泵。
背景技术
在本发明之前,现有的无刷电机燃油泵大多采用位置传感器进行控制换相,因此位置传感器是必须安装在直流电机内部的。而位置传感器属于电机控制器的一部分,内置在直流电机内部就会诱发密封性差、老化快等缺陷,并导致各种泄露问题。另外,使用替代汽油燃料、降低汽车排放,是“低碳经济”发展的方向,而有些替代燃料对泵体内的部件有较大的腐蚀,并具有导电性,同样也就会对位置传感器有腐蚀作用,也会产生导电性,影响燃油泵的使用寿命。普通有刷燃油泵和一般不抗腐蚀的无刷燃油泵都无法避免以上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克服上述缺陷,设计、研制一种新型无刷电机燃油泵。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无刷电机燃油泵,外壳的一端包住泵盖,依次是叶轮、泵室、定子被嵌套在转子外的电机、出油座,外壳的另一端包住出油座,电机转子的转轴与叶轮连接,其主要技术特征在于燃油泵外接无刷电机控制器,即电子接插部件一端连接燃油泵电机定子,另一端与无刷电机控制器连接;其中所述的无刷电机控制器中稳压及滤波电路外接车载电源,内接集成电路,集成电路分别接外围阻容电路、三相桥逆变器;所述的集成电路中的起动电路、三相反馈电压分别接锁相逻辑换相电路。
本发明有益的效果在于这种无刷电机燃油泵采用了反电势换向技术,并且能有效的防燃料腐蚀、防燃料导电,可适用于多种液体燃料,如汽油、甲醇、乙醇等,可靠性强、体积小、安装便捷、使用寿命长、价格较低。
泵体结构降低了电机气隙,提高了电机出力,绕组间流道设计减少了泵体体积、同时也提高了电动机效率。弹性端轴承和含油轴承的材料轴承套以及承接泵盖钉与轴承端头点接触设计,解决轴承摩擦大、寿命短、运转不平稳、可靠性差、安装复杂问题。无刷电机的控制电路采用了ML4425/ML4426智能型无刷电机专用控制芯片电路,依靠非编程的硬件计算提高了控制器的稳定性,使无刷电机燃油泵在宽调速范围内启动快、运行性能优良。同时达到尖峰噪声受到抑制的、燃油泵电机高速高效率运行控制。稀土永磁转子设计,达到减轻转子重量、减小转子体积以及减小泵体体积目的。接插件杆底部的冲压形成的切口设计,接插件杆倒刺结构、弯折结构和紧固口设计,完成了与定子的绕组抽头无焊接导通,使得连接件安装牢固,不易脱落,解决了泵生产工序复杂、绕组接头可靠性差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的主要功能模块原理方框图。
图2——本发明中的燃油泵泵体结构示意图。
图3——本发明中的定子封塑前结构示意图。
图4——本发明中的定子封塑后剖面示意图,a为剖面图、b为底视图。
图5——本发明中的电子接插部件示意图,a为接插件杆图、b为接插件底座图。
图6——本发明中的接插件杆结构示意图。
图7——本发明中定子绕组部件漆包线抽头示意图。
图8——本发明中的轴承系统剖面示意图。
图9——本发明中的转子剖面示意图。
图10——本发明中的转子立体示意图。
图11——本发明中集成电路原理示意图。
图中各标号表示部件:
泵盖1、叶轮2、泵室3,定子4、转子5、外壳6、电子接插部件7、出油座8、绕组9、矽钢片10、定子进油口11、塑体12、导流道13、定子出油口14、接插件杆15、接插件底座16、引线口17、进线槽18、切口19、倒刺结构20、外接线柱21、漆包线抽头22、泵盖钉23、转轴24、含油轴承25、顶端球及弹簧26、保护层27、磁钢28、轴套29、燃油泵(泵体)30、无刷电机控制器31、车载电源32、稳压及滤波电路33、集成电路34、三相桥式逆变器35、外围阻容电路36,起动电路37、锁相逻辑换相电路38、PWM速度控制电路39、过电流保护电路40、制动电路41、欠压保护电路42。
具体实施方案
本发明采用了新的反电势换向技术的无刷电机燃油泵。
如图1、图12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铁,未经周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2079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棕榈液油制备润滑剂的方法
- 下一篇:多功能液体胶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