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过氧化物酶电极的制备及其使用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110020051.7 | 申请日: | 2011-01-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835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14 |
| 发明(设计)人: | 靳利娥;武爱莲;庞国忠;曹青;吕永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N27/327 | 分类号: | G01N27/327;G01N27/48 |
| 代理公司: | 太原市科瑞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4101 | 代理人: | 庞建英 |
| 地址: | 030024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过氧化物 电极 制备 及其 使用方法 | ||
1.一种过氧化物酶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是一种以干红辣椒为原料提取辣椒过氧化物酶,铂片为基体,碳粉纳米管为电子载体,微晶纤维素作为固定化网格载体,加入效应物D-山梨醇制成一种用于检测水样中的酚类化合物的含量的辣椒过氧化物酶固定化电极的方法,其具体制备方法步骤为:
I、辣椒过氧化物酶的制备
以市场销售的干红辣椒为原料经粉碎过80~100目,称取粉碎过80~100目的20~50g干红辣椒粉,加入200~500mL的蒸馏水于0℃下超声波超声20~40min,抽滤,离心后得粗提液,先用饱和度为0.4的硫酸铵溶液对提取的粗提液进行透析,离心后得上清液,再用饱和度为0.8硫酸铵溶液对上清液进行透析,离心后的沉淀,将所得沉淀加入1~2倍体积-14~-16℃丙酮分级分离进行透析,透析后的溶液利用截留分子量为5000~10000的超滤膜过滤得到辣椒过氧化物酶,在4~6℃保存。
II、过氧化物酶电极的制备
将0.5~1.5cm2大小铂片进行预处理:在1moL/L NaOH溶液中浸泡0.5~1h,然后取出用棉球蘸取蒸馏水擦洗表面,在1moL/L H2SO4溶液中,在-0.675~1.675V的电极电位范围内以40~60mV/s的扫描速度,循环40~50次后,取出再用水冲洗干净晾干待用,取5~10mL N,N-二甲基甲酰胺为溶剂加入20~40mg微晶纤维素和20~40mg碳粉纳米管超声10~20min混合均匀,取预处理过的铂片,以其对角线为分界线,均匀涂抹一层微晶纤维素-碳粉纳米管薄膜,自然干燥40~50h备用,将上述制备的50~150μL的辣椒过氧化物酶和10~50μL D-山梨醇均匀地滴在干燥的微晶纤维素-碳粉纳米管薄膜表面,使其缓慢地完全渗入,后置于4~6℃冰箱中20~24h凉干,得到本发明的辣椒过氧化物酶电极,用蒸馏水反复冲洗数次备用。
2.用权利要求1的方法制备的一种过氧化物酶电极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时取上述方法所制备的辣椒过氧化物酶电极作为工作电极,饱和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铂电极为对电极构成三电极体系,以Tris-HCl缓冲溶液调节酚类化合物的溶液pH为5.0~8.0,加入0.5~1%(v/v)双氧水,采用Princeton VMP3电化学系统进行CV曲线测定,扫描速度为50~100mV/s,电极电位在-0.2~0.6V范围内扫描40~60圈,CV曲线随着扫描次数的增加,峰电流几乎不变,表明该电极的稳定性较好,将该电极在4~6℃冰箱中放置5~7d,放置期间间歇性使用,其响应信号的变化量没有超过初始信号的3~5%,说明该辣椒过氧化物酶电极具有良好的稳定性,测量同一扫描速度下不同酚类化合物浓度的CV曲线,获得峰电流大小与酚类化合物浓度的关系,用于直接分析待测水溶液中酚类化合物浓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理工大学,未经太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2005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