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同相供电设备继电保护系统及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110009248.0 | 申请日: | 2011-01-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042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22 | 
| 发明(设计)人: | 韩正庆;陈小川;王牣;黄彦全;熊列彬;李岗;高仕斌;李群湛;魏昕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交通大学;成都交大许继电气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H7/26 | 分类号: | H02H7/26;H02J13/00 |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梁田 | 
| 地址: | 61003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供电 设备 保护 系统 方法 | ||
1.一种同相供电设备继电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主要由微机保护装置、设置在α母线和同相供电设备之间的断路器1QF和电流互感器1TA、以及设置在β母线和同相供电设备之间的断路器2QF和电流互感器2TA构成,所述电流互感器1TA和电流互感器2TA均与微机保护装置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同相供电设备继电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α母线上的电压互感器1TV、以及设置在β母线上的电压互感器2TV,所述电压互感器1TV和电压互感器2TV均与微机保护装置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同相供电设备继电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同相供电设备主要由设置在α母线和β母线之间且通过联络电缆依次相连的降压变压器G1、单相变流器M1、直流电容C、单相变流器M2、降压变压器G2构成,所述降压变压器G1和降压变压器G2均通过继电器接点信号与微机保护装置相连。
4.一种同相供电设备继电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主要由过电流保护构成,其中,过电流保护:当同相供电设备内部发生较严重故障时,微机保护装置通过位于其两侧的电流互感器1TA或电流互感器2TA测到的电流大于额定负荷电流,微机保护装置基于该电流信号跳开同相供电设备两侧的断路器,从而实现过电流保护。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同相供电设备继电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低电压保护,其中,低电压保护:当α输出相母线故障或β输出相母线故障或三相-两相变压器故障时,微机保护装置通过位于同相供电设备两侧母线上的电压互感器1TV、电压互感器2TV测到的电压低于额定电压水平,微机保护装置基于该电压信号跳开同相供电设备两侧的断路器,从而实现低电压保护。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同相供电设备继电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非电量保护,其中,非电量保护:当同相供电设备中的降压变压器G1或降压变压器G2油箱内部故障时,其内部安装的重瓦斯继电器或压力继电器、温度继电器会向微机保护装置发出接点信号,微机保护装置基于该信号跳开同相供电设备两侧的断路器,从而实现非电量保护。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同相供电设备继电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功功率差动保护,其中,有功功率差动保护:当同相供电设备发生故障时,其消耗的有功功率大于有功功率差动保护的动作功率值,微机保护装置跳开同相供电设备两侧的断路器,从而实现有功功率差动保护。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同相供电设备继电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功功率差动保护中,同相供电设备消耗的有功功率计算方法为:根据三相-两相变压器α输出相和β输出相的基波电压和电流,计算出α输出相和β输出相的基波有功功率,从而计算出同相供电设备消耗的有功功率,α输出相和β输出相的基波有功功率的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Re[ ]表示取计算结果的实部,分别表示三相-两相变压器α输出相测到的基波电压和电流,表示的共轭,分别表示β输出相测到的基波电压和电流,表示的共轭,分别表示α输出相和β输出相的基波有功功率。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同相供电设备继电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断路器失灵保护,其中,断路器失灵保护:当同相供电设备发生故障且断路器1QF或断路器2QF拒动时,微机保护装置检测到故障,通过断路器失灵保护跳开对应的变压器低压侧断路器,从而实现断路器失灵保护。
10.根据权利要求4~9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同相供电设备继电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止过电流保护误动,其中,防止过电流保护误动:当降压变压器G1或降压变压器G2产生励磁涌流时,微机保护装置检测到电流成分中二次谐波含量超过预设值,从而闭锁过电流保护防止误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交通大学;成都交大许继电气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西南交通大学;成都交大许继电气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0924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