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林木无纺布容器育苗轻型基质有效
申请号: | 201110004971.X | 申请日: | 2011-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739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07 |
发明(设计)人: | 刘方春;马海林;马丙尧;王清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5G3/00 | 分类号: | C05G3/00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杨琪 |
地址: | 250014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林木 无纺布 容器 育苗 轻型 基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林木无纺布容器育苗轻型基质。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基质是育苗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根据幼苗生长的需要,利用有机、无机材料及微生物制剂配制而成的人工土壤。国外育苗基质大多采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配方,如美国康奈尔大学的复合基质A和B。目前来看,泥炭是国内外公认的最好的育苗基质,国内现阶段育苗多是采用两份泥炭,一份蛭石的育苗基质。这种育苗基质在多数植物中具有良好的育苗效果,但草炭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养分容易随着基质的浇水而流失,后期营养难以通过工厂化的方式进行补充,育苗期间水分需求较大,造成较大的水资源浪费。同时,目前国内的造纸废料难以直接利用,随便堆放不仅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污染,还浪费了资源,如何将这些废料有效利用也是造纸行业的难点之一。此外,保水剂是土壤中常用的节水手段之一,但在育苗基质中用作节水和节肥的措施却没有涉及。
无纺布容器育苗基质是根据育苗成型机的特点,利用基质颗粒间的范德华力和摩擦力挤压形成,常用的育苗基质经过育苗容器成型机的挤压成型作用以后,其容重、通气孔隙及持水孔隙状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育苗容器成型技术对育苗基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符合不同林木花卉良种育苗的生长要求,满足育苗容器成型和规模化生产的需求,同时还要取材容易、价格低廉,因此常用育苗基质不适于直接作为无纺布容器基质使用。
近几年,由于缺乏理想的容器育苗基质,林木平衡根系轻基质无纺布容器育苗技术的推广应用受到严重制约,林木花卉良种工厂化繁育的集约化、规模化、自动化和标准化难以实现。因此,寻求一种新型的无纺布容器育苗基质显得尤为重要。在满足育苗容器成型和规模化生产要求的同时保证林木育苗效果和生长中后期的养分供应,减少育苗期间的耗水量。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育苗效果好、养分和水分利用率高的林木无纺布容器育苗轻型基质。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林木无纺布容器育苗轻型基质,是由基质主体材料、肥料、消毒材料、pH调节材料和保水剂组成的,其中,基质主体材料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的:泥炭20~30份,草浆造纸废弃物发酵料30~40份,木浆造纸废弃物发酵料10~15份,珍珠岩15~30份,蛭石5~10份;肥料包括尿素、过磷酸钙、氯化钾和控释肥,以基质主体材料的重量为S计,用量分别如下:0.05~0.1%S的尿素,0.3~0.5%S的过磷酸钙,0.03~0.05%S的氯化钾,0.2~0.5%S的控释肥;消毒材料的加入量为S的0.08~0.12%;pH调节材料的加入量为S的0.3~0.5%;保水剂的加入量为S的0.2~0.3%。
所述草浆造纸废弃物发酵料是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得到的:将70~85份的草浆造纸废料与15~30份的造纸污泥混合,用尿素调节C/N(质量比)为25~28,然后加入专用腐熟菌剂,调节含水量为55~65%(质量分数),调节pH值为7.2~7.8后混匀,然后堆成堆(比如1.5~2m的梯形堆),顶部向下打孔,每平方米5~10个孔,进行有氧发酵;待堆温升至50℃时,每两天翻堆一次;发酵至物料不再升温后,发酵过程完成,风干至含水量15~20%,即制得草浆造纸废弃物发酵料。所述专用腐熟菌剂由济宁三环化工有限公司提供。
所述木浆造纸废弃物发酵料是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得到的:将70~80份的木浆造纸废料与20~30份的造纸污泥混合,用尿素调节C/N(质量比)为25~28,然后加入专用腐熟菌剂,调节含水量为55~65%(质量分数),调节pH值为7.0~7.5后混匀,然后堆成堆(比如1.5~2m的梯形堆),顶部向下打孔,每平方米5~10个孔,进行有氧发酵;待堆温升至50℃时,每两天翻堆一次;发酵至物料不再升温后,发酵过程完成,风干至含水量15~20%,即制得木浆造纸废弃物发酵料。所述专用腐熟菌剂由济宁三环化工有限公司提供。
所述控释肥为现有技术中常规的控释肥,为树脂包衣,控释时间为3个月到6个月,养分含量控制在30~45%。
所述消毒材料为多菌灵。
所述pH调节材料为硫酸亚铁。
所述保水剂为丙烯酰胺-丙烯酸钾交联共聚物(简称交联聚丙烯酰胺),粒径在0.8~1.6mm 。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未经山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0497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