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复合墙板及其生产方法和连接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110004543.7 | 申请日: | 2011-01-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087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29 |
| 发明(设计)人: | 王全良;李建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市住宅产业化发展中心 |
| 主分类号: | E04C2/34 | 分类号: | E04C2/34;E04C2/36;E04B1/61;E04B2/72;E04B2/00;E04B1/38 |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李桂存 |
| 地址: | 250001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 及其 生产 方法 连接 结构 | ||
1.一种复合墙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下排列的多次基材(4)和分别粘合在第一层和最后一层基材(4)的表面上的面板(1),所述基材(4)一个侧边伸出所述面板(1),所述基材(4)与其相对的另一个侧边凹入所述面板(1),所述基材(4)上下表面和/或面板(1)与基材(4)相接触的表面上设有多个凹陷部(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复合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4)上、下表面交错设置有多个凹陷部(2),凹陷部(2)为锥台状结构或条状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复合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4)和面板(1)接触面对应位置设有多个凹陷部(2),当基材(4)和面板(1)粘合在一起时,凹陷部(2)之间构成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复合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1)为高密度板,所述基材(4)为低密度板。
5.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复合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4)凹入所述面板(1)的一侧设有多个用于安装密封条的插孔(3)。
6.一种复合墙板的生产方法, 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生产基材(4)
(1)按照凹陷部(2)的尺寸、形状要求设计压模;
(2)利用压模,在挤压成型机中进行压制制成基材(4);
(3)对基材(4)的两个表面进行找平处理;
2)生产面板(1)
(1)按照凹陷部(2)的尺寸、形状要求设计压模;
(2)利用压模,在挤压成型机中进行压制制成面板(1);
(3)对面板(1)的两个表面进行找平处理;
3)将面板(1)及基材(4)相接触的面涂胶,并将面板(1)与基板(4)压合。
7.一种利用两块以上复合墙板构成的墙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两块以上复合墙板和密封条(5);复合墙板包括上下排列的多次基材(4)和分别粘合在第一层和最后一层基材(4)的表面上的面板(1),所述基材(4)一个侧边伸出所述面板(1)构成凸块(8),所述基材(4)与其相对的另一个侧边凹入所述面板(1)构成凹块,且凹块底部设有插孔(3);所述密封条(5)一端插入的插孔(3),另一端与凸块(8)相接触。
8.一种将复合墙板与原有墙相连的组合,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复合墙板、原有墙(10)和L形压条(9),复合墙板包括上下排列的多次基材(4)和分别粘合在第一层和最后一层基材(4)的表面上的面板(1),所述基材(4)一个侧边伸出所述面板(1)构成凸块(8),所述基材(4)与其相对的另一个侧边凹入所述面板(1)构成凹块,该凹块与原有墙(10)之间设有填充物(7),所述L形压条(9)用于连接复合墙板与原有墙(10)。
9.一种复合墙板与上楼板、下楼板相连的组合,其特征在于:包括
复合墙板,包括上下排列的多次基材(4)和分别粘合在第一层和最后一层基材(4)的表面上的面板(1),所述基材(4)一个侧边伸出所述面板(1)构成凸块(8),所述基材(4)与其相对的另一个侧边凹入所述面板(1)构成凹块;
上连接体(17),截面为U形,且宽度与复合墙板厚度相当,用于将复合墙板上端与上楼板(16)相连;
下连接体(12),截面为U形,且宽度与复合墙板厚度相当,位于复合墙板下端;
底座(14),截面为U形且内部嵌装有连接块(18),安装在下楼板(15)上;
高度调节单元(13),一端与下连接体(12)相连,另一端与连接块(18)相连,且位于架空地板(11)下方;
和填充物(5),位于复合墙板与上楼板和复合墙板与下楼板的缝隙之间。
10.一种利用复合墙板构成的拐角墙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具有两块呈直角设置的复合墙板,所述复合墙板拐角处通过L形压条(9)相连,每块复合墙板包括上下排列的多次基材(4)和分别粘合在第一层和最后一层基材(4)的表面上的面板(1),所述基材(4)一个侧边伸出所述面板(1)构成凸块(8),所述基材(4)与其相对的另一个侧边凹入所述面板(1)构成凹块,所述凹块内设有填充物(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市住宅产业化发展中心,未经济南市住宅产业化发展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0454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内置电动装置喷雾器
- 下一篇:飞行模拟器模块式座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