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赤泥料浆化多级循环脱碱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110004512.1 | 申请日: | 2011-01-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725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07 |
| 发明(设计)人: | 杨久俊;罗忠涛;张磊;李建伟;严亮;周爱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城市建设学院 |
| 主分类号: | B09B3/00 | 分类号: | B09B3/00;B09B5/00;C04B7/14;C01D7/00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鼎和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1 | 代理人: | 李凤 |
| 地址: | 300384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赤泥料浆化 多级 循环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氧化铝工业排出工业废渣-赤泥的处理方法,特别涉及一种赤泥料浆化多级循环脱碱与碱回收联合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的氧化铝产业急速增长,2010年我国氧化铝产量可能达到3000万t/a。氧化铝工业的迅猛发展,随之带来的问题是其产出尾渣的处理;赤泥是一种红色泥状废料,主要组份是SiO2、CaO、Fe2O3、Al2O3、Na2O、TiO2、K2O等,还含有微量有色金属。赤泥对环境的危害主要集中于其含有大量的强碱性化学物质,并导致其无法大规模资源化利用。其稀释10倍后pH值仍为11.25-11.50,极高的pH值决定了赤泥对生物、金属、硅质材料的强烈腐蚀性。赤泥附液的碱度高达26348mg/L,浸出液的pH值为12.1-13.0。赤泥的综合利用难度较大,目前多采用赤泥库(坝)湿法存放或脱水干化处理,造成土地侵占、空气污染、建筑结构破坏、地下水污染及放射性污染等危害。目前我国赤泥累积总量已达数亿吨,居于全球首位。
目前针对赤泥脱碱工艺国内外进行了诸多方面的研究,具体如表1中所列。
表1 现有各种赤泥脱碱工艺
对于大量累积赤泥的处理,一方面要提高脱碱效率,另一方面还要考虑时效性及成本问题;同时赤泥的含水量偏高,堆场中陈化多年的赤泥含水量也在40%左右,采用一般的烘干处理工艺需要大量的能耗,生产成本难以控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人经过大量实验工作和研究工作后,找到了一种能够处理各类型赤泥且处理后
的脱碱赤泥可以再生利用的方法,本方法能够解决赤泥造成的环境污染和占地问题,实现赤泥的综合利用且成本低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城市建设学院,未经天津城市建设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0451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扣压夹持式翻坯机
- 下一篇:一种固化后封壳前的石英晶体产品的清洗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