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边缘预设梁、柱箍筋的板式预制构件及板式预制构件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110002366.9 | 申请日: | 2011-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160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06 |
发明(设计)人: | 管乃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管乃彦 |
主分类号: | E04C2/00 | 分类号: | E04C2/00;E04C2/02;E04C2/06;E04C2/30;E04C2/38;E04B5/02;E04B5/04;E04B2/56;E04B2/64 |
代理公司: | 沈阳晨创科技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001 | 代理人: | 樊南星 |
地址: | 110004 辽宁省沈阳市***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边缘 预设 柱箍筋 板式 预制构件 系统 | ||
1.边缘预设梁、柱箍筋的板式预制构件,具体由基体(1)和设置在构件基体(1)内部的起结构加强作用的预设内骨架(2)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板式预制构件中的基体(1)外部还设置有预设外骨架(3);
所述预设外骨架(3)至少一端与预设内骨架(2)固定连接在一起,预设外骨架(3)为封闭环状或半封闭框架式结构。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边缘预设梁、柱箍筋的板式预制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内骨架(2)、预设外骨架(3)、基体(1)的相互关系满足下述四种要求之一或其组合:
其一,预设外骨架(3)的两端均固定连接着预设内骨架(2),预设外骨架(3)与靠近预设外骨架(3)的基体(1)边缘轮廓共同构成封闭结构;
其二,预设外骨架(3)的一端固定连接着预设内骨架(2),预设外骨架(3)的另一端与前述的一端近端处相对固定在一起且构成封闭结构;
其三,预设外骨架(3)的一端固定连接着预设内骨架(2),预设外骨架(3)的另一端锚固在基体(1)内但未与预设内骨架(2)连接,预设外骨架(3)与靠近预设外骨架(3)的基体(1)边缘轮廓共同构成封闭结构;
其四,预设外骨架(3)的一端固定连接着预设内骨架(2),预设外骨架(3)另一端悬空;预设外骨架(3)与靠近预设外骨架(3)的基体(1)边缘轮廓共同构成开口较小的半封闭框架式结构,所述开口的开度大小满足下述要求:以预设外骨架(3)的形心为圆心,开口处对应的圆心角小于120°。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边缘预设梁、柱箍筋的板式预制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边缘预设梁、柱箍筋的板式预制构件中,当预设外骨架(3)的一端固定连接着预设内骨架(2),预设外骨架(3)的另一端与前述的一端近端处相对固定在一起且构成封闭结构时还满足下述要求:
所述预设外骨架(3)的另一端与前述的固定连接着预设内骨架(2)的那一端近端处相对固定在一起且构成封闭结构的具体固定形式是以下两者之一或其组合:其一,所述另一端是以钩挂的方式与前一端近端处相对固定在一起的,防止相对距离增大时脱开;其二,所述另一端是以焊接的方式与前一端近端处固定在一起的。
4.按照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边缘预设梁、柱箍筋的板式预制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边缘预设梁、柱箍筋的板式预制构件中,基体(1)边缘处还设置有用于替代模板使用的边缘封浆板(4),所述边缘封浆板(4)和基体(1)固定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连续整体;所述边缘封浆板(4)的厚度与其固定连接的基体(1)部分厚度的比值为1/100~1/1。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边缘预设梁、柱箍筋的板式预制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边缘预设梁、柱箍筋的板式预制构件中,基体(1)具体结构为以下三种之一:所用原料材质基本相同的实心结构;所用原料材质基本相同且内部带有至少一个空腔(5)的结构;使用多层复合材料的实心结构或者带有空腔(5)的结构。
6.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边缘预设梁、柱箍筋的板式预制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边缘预设梁、柱箍筋的板式预制构件还满足下述要求之一或其组合:
①边缘封浆板(4)与基体(1)之间设置有用于辅助固定二者相对位置关系的斜向加强筋(7);
②基体(1)或/和边缘封浆板(4)上设置有固定在其上且局部伸出到基体(1)或/和边缘封浆板(4)外部用于保证基体(1)或/和边缘封浆板(4)与后浇混凝土之间结合强度的抗剪加强筋(6);
③预设内骨架(2)、预设外骨架(3)、抗剪加强筋(6)、斜向加强筋(7)具体为下述几种之一或其组合:钢筋、钢丝、纤维;
④与外侧面之间的距离最小的预设内骨架(2)埋设在距离基体(1)外侧面5~30mm处;所述边缘封浆板(4)的厚度与其固定连接的基体(1)部分厚度的比值为1/50~2/3;边缘封浆板(4)的厚度为5~100mm;所述边缘封浆板(4)伸出端与基体(1)之间的最远伸出距离为10~800mm;
⑤边缘封浆板(4)的一个侧面和基体(1)的外侧面共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管乃彦,未经管乃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02366.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