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硒肥加工的组合物及其配制方法和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1110002179.0 | 申请日: | 2011-01-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678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31 |
| 发明(设计)人: | 郁卫中;李国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硒谷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8L5/16 | 分类号: | C08L5/16;C08L33/24;C08K3/24;C05G3/00 |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范晴 |
| 地址: | 21512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加工 组合 及其 配制 方法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粘结剂,特别涉及一种含硒矿粉的粘结剂以及该粘结剂的应用,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应用及肥料生产技术领域。
技术背景
硒是一种稀有分散元素,即在自然界中不形成独立矿物而以杂质状态分散存在于其他元素的矿物中。硒的地壳丰度很低,仅为0.08×10-4%,同时,硒成单质存在的矿及其稀少,目前全球唯一硒独立成矿的地区位于我国湖北恩施。
硒是一种人和动物所必需的微量元素,具有清除自由基抗氧化(、延缓衰老、抗癌、增强免疫力、拮抗重金属等生物学特性。中国营养学会推荐日硒摄入量为50~250μg。人体硒来源主要靠膳食摄入,但我国成人的平均日硒摄入量仅有36μg左右,因此,硒营养不良的情况在我国普遍存在。WHO公布的资料也表明,全球有40多个国家属于低硒或缺硒地区。富硒农副产品是人体补充硒元素有效途径,因此,富硒技术是科学家们研究开发的热点领域。
我国属于严重缺硒的国家,全国约有70%的国土面积都属于缺硒地区。土壤的硒缺乏直接导致了大多数地区农作物中硒含量的不足,使得我国很大一部分人群处于硒营养缺乏状态。因此,普通地区出产的农副产品一般硒含量均较为低下,人们从其中摄入的硒非常有限。
湖北恩施自治州存在的硒矿石为世界70%以上缺硒地区的人类带来了福音,硒产品和硒矿床的开发利用前景广阔。中国专利“利用硒矿生产硒肥”(申请号02128368.0)公开了一种利用硒矿、经粉碎、氨水活化处理,再与氮、磷、钾等肥分相混配,制作成粉状或粒状硒肥的方法。
粘结剂是为了提高压坯的强度或防止粉末偏析而添加到粉末中的物质,是磨料和基体之间粘结强度的保证。通过硒矿石进行硒肥的加工制造,最终需要通过制粒环节,故而由于硒矿粉的特性和最终硒肥的用途,对粘结剂的配方选择至关重要。
含硒矿粉由天然含硒矿石制备而得,其中含有大量硅质及碳质的矿物成分,如石英、云母等。利用含硒矿粉制备硒肥,既需要粘结剂有合适的粘结强度,能有效粘合石英、云母等矿物原料,使得硒肥在加工和运输不至于破碎粉化;又需要粘结剂具有一定的水溶性,利于硒肥在土壤中溶解释放出其中的有效成分。
申请号为95110218.4的中国专利“金属矿粉造粒(块)粘合剂”公开了一种由母液(碳水化合物)、单体(水溶性单体)、交联剂、引发剂、中和剂和水配制成的粘结剂,可用于黑色和有色金属矿粉造粒,可提高造粒率和产品质量,并能降低成本。申请为02123522.8的中国发明专利“有机复混肥料造粒粘结剂及其生产方法”公开了一种用聚乙烯醇缩甲醛、羟甲基化聚丙烯酰胺、交联淀粉按比例混合后,再用混合表面活性剂Amway改性,生成本发明的造粒粘结剂。但是相关现有技术均未涉及针对含硒矿粉及硒肥加工的粘结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硒肥(主要原料为含硒矿石加工而成的硒矿粉)加工的组合物,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该种硒肥的加工制造由于缺乏较好的粘结剂而导致硒矿粉末难以加工或加工后粉化严重等问题。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这些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硒肥加工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以其组分的质量分数计包括:
聚丙烯酰胺 0.1%~0.5%;
β-环糊精 0.5%~5%;
氯化钠 1%~10%;
其余为水。
优选的,所述组合物以其组分的质量分数计包括:
聚丙烯酰胺 0.2%~0.4%;
β-环糊精 1%~3%;
氯化钠 3%~5%;
其余为水。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配制用于硒肥加工的组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质量比为2~4∶30~50∶300的聚丙烯酰胺、氯化钠、水混合后充分搅拌均匀得到A溶液;
(2)将质量比为20~30∶300的β-环糊精与水混合后充分搅拌均匀得到B溶液;
(3)将上述A、B溶液混合并用水稀释即获得所述的用于硒肥加工的组合物。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硒肥加工的组合物在制备颗粒硒肥方面的应用。
优选的,所述应用包括将用于硒肥加工的组合物与硒肥物料粉末按1∶5的比例混合均匀后进行制粒形成颗粒硒肥的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硒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硒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0217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