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床双管高频高压油箱有效
申请号: | 201110002032.1 | 申请日: | 2011-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988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15 |
发明(设计)人: | 廖云峰;滕寿宇;马培威;欧玉平;陈汉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宁一举医疗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G1/10 | 分类号: | H05G1/10 |
代理公司: | 广西南宁汇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5114 | 代理人: | 黄九华 |
地址: | 530031 广西壮族自***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管 高频 高压 油箱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为X射线等医疗设备提供稳定高压直流电源的高压发生器。
背景技术
目前的双床双管高压发生器基本配备有智能化微机控制台、高压发生器、旋转阳极X射线管组合件以及断层摄影床等主要组件,可供各级医院对人体头部、胸部、腹部、四肢以及骨骼等部位进行立位、卧位、侧位的普通摄影及高千伏摄影。高压发生器为整台设备提供电源,因此其稳定与否直接关系摄影效果,而其中的高压整流油箱尤为关键,普通的高压整流油箱箱体内配有高压变压器和整流电路,为X射线等医疗设备提供高压电源。传统的变压器分为工频不密封油箱和工频密封油箱,工频不密封油箱箱体上设有排气孔,预防外界环境和设备工作中引起的热胀冷缩问题,如此一来,因为变压器油与空气接触,油的绝缘强度下降,导致油箱在工作中经常出现打火现象,比较危险,需定期换油,工作量大,运行成本高,而且工频的高压油箱输出的高压纹波较大且不稳定,导致球管产生的X射线单色性不好,软射线多,球管容易烧坏,损失成本高。工频密封油箱因采用了膨胀阀隔离变压器油和空气直接接触,解决了因与空气接触导致容易打火的问题,但还无法解决X射线单色性不好的问题,专利号为200810229657.X的“双球管高压油箱”通过在油箱输入高频交流电,经高频高压变压器和倍压整流后经高压切换装置切换,分时向两个球管提供高压电源,该油箱采用高压切换装置后,采用倍压整理虽可提高电压,但因需使用高压电容增加故障源,影响设备使用的稳定性,同时增大了油箱的体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双床双管高频高压油箱,能够在解决油箱容易打火、输出高频高压不稳、纹波较大问题同时解决油箱体积过大的问题。
本发明的双床双管高频高压油箱包括箱体、箱盖、高频高压变压器、灯丝变压器、电压采样模块以及整流硅堆,高频变压器安装在油箱箱体内,油箱箱盖下面固定安装有支架,1个高频高压变压器安装在支架的底板上,灯丝变压器安装在支架的侧壁上,电压采样模块和整流硅堆均安装在与支架固定的环氧树脂板上,高压电源切换闸安装在箱盖上,密封圈环绕安放在箱体和箱盖的连接处,箱体内壁安装有绝缘板,整个支架与箱体隔离。
所述的高频高压变压器正负高压共用初级线圈,正负高压次级线圈分别绕在变压器的两边,次级线圈的输出端连接安装在油箱两侧的整流硅堆,整流硅堆的输出端分别连接到高压电源切换闸和电压采样模块。两个灯丝变压器的初级线圈输入端接到航空插座,次级线圈的输出接到高压电源切换闸,高压电源切换闸再分别连接到球管的大小焦点灯丝。
所述油箱箱盖顶部面板设置有分别为两个球管输出电压的正负高压插座、灌油孔封头、短接柱、两个航空插座以及电压输入端,膨胀阀安装在箱体侧壁,油箱箱体内充满变压器油。
采用本发明高压油箱的发生器在正端高压插座端稳定输出正直流高压,在负端高压插座端稳定输出负直流高压,能够输出稳定的且纹波很小的高压,球管产生的X射线单色性好,软射线少,成像清晰度高,球管不容易烧坏,降低了设备的使用成本;同时由于油箱采用专业高压电源切换闸使电源切换稳定可靠,各部件均采用紧凑结构的部件,在空间布局上又使正负高压尽量分开,在有效缩小油箱体积的同时又避免正负高压之间打火,具有很高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内部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的外观结构图;
图3是本发明的原理框架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双床双管高频高压油箱包括油箱箱体12、箱盖8、高频高压变压器15、灯丝变压器17、电压采样模块18以及整流硅堆20,箱盖下面固定安装有支架22,高频高压变压器15安装在支架的底板上,灯丝变压器安装在支架的侧壁上,电压采样模块和整流硅堆均安装在与支架固定的环氧树脂板21上,高压电源切换闸19安装在箱盖8上,密封圈16环绕安放在箱体和箱盖的连接处,箱体内壁安装有绝缘板14,整个支架与箱体隔离。油箱箱盖8顶部面板设置有分别为两个球管输出电压的正负高压插座、灌油孔封头6、短接柱7、两个航空插座以及电压输入端11,安装定位器13把油箱固定在发生器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宁一举医疗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南宁一举医疗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0203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回火输送装置
- 下一篇:一种快速校验国际移动设备标识的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