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三相电流限制装置及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110001816.2 | 申请日: | 2011-01-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351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7 |
| 发明(设计)人: | 李晓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2H9/02 | 分类号: | H02H9/02 |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张勇 |
| 地址: | 250061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三相 电流 限制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送变电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三相电流限制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发电容量的不断上升,电力系统发生短路引起的短路电流很大。电力系统发生短路引起的短路电流对电力系统的危害是很大的。继电保护装置在电力系统发生短路时,发出跳闸命令,使断路器跳闸,切断短路电流。断路器切断短路电流的能力有限制,短路电流超过断路器最大切断电流值时,断路器无法切断短路电流。因此,减小短路电流,使断路器能够切断短路电流,可减小电力设备在短路时的损害程度,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
近年来研究限制短路电流的方法与装置(也称电流限制器)成为热门课题。
发明专利号为:2003101235398的“超导饱和铁心故障限流器”提出了一种利用磁饱和电抗器铁芯的饱和特性构成电流限制器,这种故障限流器需要超导材料,价格贵,超导材料性能不稳定,维护设备复杂。发明专利号为:2004100802846的“一种故障电流限制器”也提出了一种利用磁饱和电抗器铁芯的饱和特性构成电流限制器,这种电流限制器的缺点是:给直流线圈提供直流电流的电路复杂;限制短路电流的效果有限;只有限制短路电流作用,性价比不高,等等。
发明专利号为:2010105753926的“具有柔性开关特性的电流限制装置及方法”提出了一种性价比较好的电流限制装置及方法,这种装置是单相设置。电力系统一般是A、B、C三相系统,所以,采用该装置需设置三套。三套单相设置分别工作,管理比较方便;但是,不能发挥A、B、C三相系统联合工作的综合优点,一些A、B、C三相系统相互支持的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对短路电流的限制需要通过控制器的触发命令执行,可靠性不够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能发挥A、B、C三相系统联合工作的综合优势,A、B、C三相系统的资源可得到充分利用;对短路电流有自动限制功能,安全可靠,性能更优的三相电流限制装置及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三相电流限制装置,它包括:
A相磁饱和电抗器、B相磁饱和电抗器和C相磁饱和电抗器;各磁饱和电抗器分别有闭环铁芯,在各闭环铁芯上分别安装有各自的电抗线圈L1、直流线圈L2;
A相电流互感器、B相电流互感器和C相电流互感器;各电流互感器分别有闭环铁芯,在各闭环铁芯上分别安装有各自的一次线圈L3、二次线圈L4;
三对反向并联的晶闸管,每对反向并联的晶闸管分别与三台电流互感器中相应的二次线圈L4并联;
三台磁饱和电抗器的三个电抗线圈L1则分别与三台电流互感器中对应的一次线圈L3串联,三个电抗线圈L1余下的端子分别作为装置A、B、C三相输入端子,三个电流互感器一次线圈L3余下的端子分别作为装置A、B、C三相输出端子;
三个三相桥式全桥整流电路,三只电流互感器二次线圈L4分别作为该三相桥式全桥整流电路输入,三个三相桥式全桥整流电路的输出并联后与一只正向二极管D13串联,再与三台磁饱和电抗器的直流线圈依次串连,形成直流闭合电路;
一个控制电路,其输出分别控制三对反向并联的晶闸管的导通或截断。
所述三个三相桥式全桥整流电路是由12只二极管组成,其中二极管D1、二极管D2、二极管D3、二极管D4构成一个三相桥式全桥整流电路;二极管D5、二极管D6、二极管D7、二极管D8构成一个三相桥式全桥整流电路;二极管D9、二极管D10、二极管D11、二极管D12构成一个三相桥式全桥整流电路;所述三个三相桥式全桥整流电路输出端并联,同时输出端还并联过电压保护器II。
所述三台磁饱和电抗器的三个直流线圈L2串接后,该串联电路两端还分别并联有串联的电阻R1和电容C1,并联有串联的电阻R2和二极管D14,还并联过电压保护器I;其中电阻R1两端还并联一只二极管D21,二极管D21的正极在直流回路的高电位,负极在直流回路的低电位。
所述三台电流互感器的一次线圈L3流过的电流大于设计值时,电流互感器进入饱和状态;该设计值大于输电回路额定电流值。
一种三相电流限制装置的工作方法,它的过程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大学,未经山东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0181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相框
- 下一篇:双重屏蔽避雷针与接地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