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线传感器网络基于动态簇机制的目标跟踪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110001610.X | 申请日: | 2011-01-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234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13 |
| 发明(设计)人: | 陈曙;王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4W40/10 | 分类号: | H04W40/10;H04W40/12;H04W40/20;H04W52/28;H04W56/00;H04W84/18 |
| 代理公司: | 济南金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19 | 代理人: | 于冠军 |
| 地址: | 2501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线 传感器 网络 基于 动态 机制 目标 跟踪 方法 | ||
1.一种无线传感器网络基于动态簇机制的目标跟踪方法,限于以下假设:定义感知区域为F,N个传感器节点随机等密度分布,包括普通节点和汇聚节点,目标周期性的发送射频信号,普通节点仅当收到组簇信号以后才转入工作状态,其它时间处于休眠状态,并周期性对目标信号进行检测;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目标跟踪过程
传感器节点集合为A={A1,…An},传感器的通信半径为RN,目标信号的有效传输半径为Rs,两者满足Rs≤RN/2,这样就能保证所有能探测到目标的传感器节点,都在彼此的通信范围内,并且只会形成一个簇,传感器节点接收的目标信号强度RSSI值为Pi(di),其中di为节点i与跟踪目标的距离,节点i的剩余电量为ei;节点电量的初始值为1;目标跟踪过程包括初始簇的创建和簇结构动态调整:
①初始簇的创建
由于传感器资源有限,为了提高传感器网络的寿命,采用动态簇结构进行分布式跟踪,在没有侦测任务的时候,所有传感器处于休眠状态,并不形成簇结构,以节省能量;当目标第一次进入传感器网络的侦测区域时,节点感应到目标的RSSI强度大于P0时,即传感器节点与目标的距离小于阈值R0时,这些节点构成集合它们共同参与到簇头的竞选过程中;节点接收到的RSSI强度小于P0或是没有侦测到目标信号,将继续保持休眠状态;设节点的侦测距离为Rs,当目标距节点距离在R0≤(Rs-e)时总会被检测到,e=0.1Rs,使用改进型无线电自由空间传播模型:
其中,P(d)表示节点与目标距离为d时的接收功率强度;P(d0)是基准距离为d0时的信号强度;n表示路径长度和路径损耗之间的比例因子,实现时取d0为1,n=2;节点集合定义:
为节点的ENDi值,其中ei为传感器节点Bi当前的剩余能量,di为节点i与跟踪目标的距离,Rs为传感器的感知半径,α,β为权重因子,节点i自动计算当前的ENDi值,如果是目标已经在该区域出现一次以上,则使用上次更新过的ENDi值,并广播节点的相关控制信息,同时节点i也会收到B集合中的其它节点发送的广播信息;
节点i比较自身的END值与接收到的END值大小,若该节点的END值小于任意一个节点当前的END值,则进入等待状态;若该节点的END值大于任意一个节点END值,则当选为簇头,并发布组簇信息,激活相应的节点参与组簇;若该节点的END值与其他节点相同且同时为最大值,则选择ID号较小的作为CH0,当选为CH0的节点发布组簇信息,组簇信息包括节点ID,位置信息和时间同步标签,并激活处于等待状态的节点参与组簇;
B集合的其它等待节点,收到簇头的组簇信号,节点k保留CH0的ID与位置信息,然后节点k产生一个0-1的随机数,并与自身节点的ENDk比较,若大于ENDk,则不加入簇,节点进入重新休眠状态;若小于ENDk,则保存CH0的信息,调整本地时钟与簇头同步,成为簇成员;
②簇结构动态调整,包括簇成员的调整和簇头的调整
A.簇成员的调整
簇成员接收到的目标RSSI信号随着目标的移动而改变,节点j在发送目标位置信息的时刻同时自身进行记录,当连续三次记录的目标位置都大于R0时,该节点j向簇头节点发出退出信号并自动退出簇结构,簇头节点收到节点j的退出信息后,将节点j从簇成员列表中删除,不再作为计算目标的数据来源,并同时广播允许新节点加入的信号,收到簇头广播信号的非簇成员节点h在连续接收目标位置都小于R0后,计算自身的ENDh值,产生0-1的随机数,若小于ENDh,则选择加入簇头,请求信息包括自身ID,位置信息,ENDh值等,若大于ENDh,则不加入簇头,簇头在收到节点请求加入信息后,选择最大的ENDh值节点加入簇;
B.簇头的调整
随着目标的移动,目标距离簇头的距离越来越远,当目标距离簇头的距离满足条件dCH>εRs时,ε=0.4~0.5,启动簇头移交机制,此时当前簇头退化为临时簇头,临时簇头向簇成员发送簇头调整信号,簇成员在向簇头发送目标信息的同时,与感应到目标强度的非簇成员节点按照END值重新竞争簇头,当新的簇头确定后,原簇头CH0发送簇结束信号,簇头退化为普通节点,原簇成员和感应到目标的新节点重新按概率加入到新的簇头,开始新一轮的跟踪;
(2)目标的定位与预测
初始簇形成以后,加入到簇中的节点成员定义为集合D={D1…Dm},目标某时刻的坐标为(x,y),簇中的成员节点周期性将侦测目标的RSSI强度转换成相应的距离d,按时间先后顺序记录在自己的内存中,然后发送给簇头,簇头节点i根据簇成员的位置信息和距离d,利用极大似然估计法对目标位置进行定位,距离d的转换用到公式:
然后使用极大似然估计法定位当前目标的位置;
目标预测就是预测目标下一时刻的位置和速度,据此进行任务和资源的重新分配,为减少迭代等复杂计算带来的能量损耗和时间延迟,选取最小二乘法曲线估计对目标进行预测,设目标运动曲线服从下列多项式函数分布:
当使下列式取最小值时,最逼近实际函数分布,即最后得到下式:
求得ak即可得到目标的函数分布,由此预测下一时刻的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大学,未经山东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01610.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