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超支化聚醚胺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001217.0 | 申请日: | 2011-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272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20 |
发明(设计)人: | 于冰;姜学松;印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G59/50 | 分类号: | C08G59/50;C08G59/22;C08G65/00;A61K47/34 |
代理公司: | 上海交达专利事务所 31201 | 代理人: | 王锡麟;王桂忠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超支 化聚醚胺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化学高分子技术领域的材料及制备方法,具体是一种超支化聚醚胺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超支化聚合物是由三种不同重复单元——支化单元、线型单元和末端单元组成的聚合物,它具有溶解度好、粘度低的特点以及多功能的末端基团,同时其合成也比树状大分子简便,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超支化聚合物可作为药物载体,广泛应用于农业、医药、化妆品工业;此外,超支化聚合物的末端基团功能化后还可用于涂料、粘合剂领域。
目前,超支化聚合物的合成主要采用ABn型单体缩聚反应的方法,已获得的超支化聚合物有超支化聚醚、超支化聚酯、超支化聚氨酯、超支化聚酰胺、超支化聚碳酸酯等,但大多处于研究阶段,实际应用较少。而聚醚胺作为一种环境响应性材料,对温度和pH值都具有较好的响应,在生物医药领域有着较高的应用前景。而线型和接枝的聚醚胺都已经较好的被合成,现在急需一种简单、高效的超支化聚醚胺的合成方法,以充实聚醚胺的种类,方便其进一步改性,来拓宽其使用范围。
经过对现有技术的检索发现,超支化聚醚与超支化聚酰胺都已经较好地被合成并早有报道。([1]专利名称:端羟基超支化聚酯及其制备方法,申请号:02145097.8,公开日期:2003.03.26;[2]专利名称:超支化聚酰胺及其制备方法,申请号:02145099.4,公开日期:2003.03.26;[3]专利名称:超支化聚酰胺-酯及其制备方法,申请号:02145101.X,公开日期:2003.03.26)但是反应需要一定的真空度(500-0.01Pa),且需要较高的温度(20-300℃)。而本专利所涉及的超支化聚醚胺的合成方法较为简单,第一步在室温下即可反应,第二步也只需要60-100℃,并且反应过程中无副产物生成,实验后处理时只需除去溶剂。因此,研究开发新型的超支化聚醚胺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与经济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超支化聚醚胺及其制备方法,步骤简单且原料易得,制得的聚醚胺具有超支化结构,使其存在大量的氨基和羟基,可以进一步的选择性改型。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支化聚醚胺,其结构式为:
其中:基团R为烷基、环烷基、芳香基、硅烷基、烷氧基或其C1-C20的烷基、羟基、卤素取代物的组合,如:
或其中:n=0-18;
基团R’为任意的N元胺,且N为3以上的自然常数,如脂肪族胺、芳香族胺以及具有三个以上氨基活泼氢的哌嗪氨基衍生物。
本发明涉及上述超支化聚醚胺的制备方法,通过将双环氧官能团单体及N元胺在搅拌回流环境下溶解于溶剂中并进行缩聚反应,反应结束后除去溶剂得到超支化聚醚胺。
所述的双环氧官能团单体的化学结构式如下列式所示:
其中:基团R为烷基、环烷基、芳香基、硅烷基、烷氧基或其C1-C20的烷基、羟基、卤素取代物的组合,如下列基团:
或其中:n=0-18。
所述的N元胺为:具有三个以上的氨基活泼氢的哌嗪氨基衍生物、脂肪族胺或芳香族胺。
所述的N元胺的摩尔量等于所有双环氧官能团单体的摩尔量总和。
所述的溶剂为:醇类、氯仿、1,4-二氧六环、二甲基亚砜、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N-甲基-吡咯烷酮或酮类,其中:双环氧官能团单体及N元胺总共的固含量为10%-40%。
所述的缩聚反应在通氮气的情况下进行,室温下反应24-72小时,然后在60-100℃下反应12-36小时。
所述的制备方法的反应方程式如下:
所述的超支化聚醚胺不仅具有类似线型聚醚胺的环境响应性。同时该种聚醚胺独有的超支化结构使其含有大量氨基和羟基,可以选择性的进一步改性。通过不同种类的功能化分子的选择性改性,有望获得不同的性能,拓宽了聚醚胺的应用范围,使其在药物缓释以及分离技术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采用简单的缩合聚合方法,将双环氧官能团单体与N元胺(N为3以上的自然常数)共缩聚,制成超支化聚醚胺。反应过程中可使用毒性很小的溶剂作反应介质。反应分两步,中途无小分子副产物生成,不需分离纯化,反应过程简单。最终产物的后处理也十分容易,产物纯度很高。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超支化聚醚胺的红外光谱。
图2是实施例1超支化聚醚胺的核磁氢谱。
图3是实施例2超支化聚醚胺的红外光谱。
图4是实施例3超支化聚醚胺的核磁氢谱。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0121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C08G 用碳-碳不饱和键以外的反应得到的高分子化合物
C08G59-00 每个分子含有1个以上环氧基的缩聚物;环氧缩聚物与单官能团低分子量化合物反应得到的高分子;每个分子含有1个以上环氧基的化合物使用与该环氧基反应的固化剂或催化剂聚合得到的高分子
C08G59-02 .每分子含有1个以上环氧基的缩聚物
C08G59-14 .用化学后处理改性的缩聚物
C08G59-18 .每个分子含有1个以上环氧基的化合物,使用与环氧基反应的固化剂或催化剂聚合得到的高分子
C08G59-20 ..以使用的环氧化合物为特征
C08G59-40 ..以使用的固化剂为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