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消除机械惯性和冲击力的齿轮无效
申请号: | 201110001133.7 | 申请日: | 2011-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621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8 |
发明(设计)人: | 张茂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茂华 |
主分类号: | F16H55/14 | 分类号: | F16H55/14;F16H55/1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1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消除 机械 惯性 冲击力 齿轮 | ||
技术领域:机械。
技术背景:现在为了消除机械惯性和冲击力,不少的机械采用了带传动,带传动需两只皮带轮,缺点:1、占据相当大的空间;2、要常换皮带;3、因皮带松动不能充分利用动力,浪费能源;不用皮带直接启动不但要增加几倍动力造成能源浪费,也不安全。
发明目的:节省皮带轮所占的全部空间,免用皮带,充分利用动力。
有益效果:节省90%空间和生产皮带的原料,体积小,更安全。
技术实施方案:本齿轮由四个主要部分组成:1、齿轮座(套轴部分);2、挡板(被八只螺栓固定在齿轮座上);3、弹簧;4、齿圈。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展示技术原理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3,为挡板示意图;
图4,为图3的B-B剖视图。
图1,弹簧60的一端插在有键槽61的齿轮座62的第一插槽63内,经绕若干圈后的另一端插在齿圈64的第二插槽65内,将齿轮座62一侧以360°分成八个等份用分度线和点划线的交叉定位,且已划出两个规格相同的螺孔67和68,驱动齿轮座62的是驱动轴77,它插在齿轮座62内;用十字沉头螺栓76将切余的第一挡板71固定在齿轮座62的一侧;图2,齿轮座62一侧与第二挡板66连体,第一轴承69、第二轴承70分别滚动在齿圈64与第一挡板71、第二挡板66之间,另外第二轴承70滚动在图4第一挡板71上的轴承槽78和图1齿圈64上的轴承槽79内。第一个十字沉头螺栓72、第二个十字沉头螺栓73是固定第一挡板71的;图3,将第一挡板71用分度线和点划线分成八个等份,包括图4上的第一沉孔74、第二沉孔75,已确定的位置与图1上的八个螺孔相匹配。
动力传递状态:图1,当轴77顺时针转动时由键槽61内的键带动齿轮座62,插在齿轮座62上的第一插槽63内的弹簧60的一端被逐渐收紧,随着逐渐加大的力被传到弹簧60的另一端,就是插在齿圈64上的第二插槽65内的一端,从而带动齿圈64旋转,就是驱动轴77将力由齿轮座62经过弹簧60的卷曲过程再到齿圈64,由于弹簧60的弹性作用,力从齿轮座62被传到齿圈64是由小到大的过程,不是直接突然的,所以它消除了冲击力;当驱动轴77停止转动时,在没有本齿轮情况下由于惯性作用正在工作的设备仍然在旋转,有了本齿轮,在工作的设备因惯性要继续旋转,而弹簧60因失力而要回转,且此时的力是由大到小的转变,这样就由弹簧60的复位而抵消了工作设备的惯性;如果驱动轴77逆时针旋转,只须将本齿轮翻个面装上就可,如此就实现了消除惯性和冲击力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茂华,未经张茂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0113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箬叶代用烟草薄片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罗马字拼写的手机日文智能输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