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中继接入链路的半持续调度、接收方法、系统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10000523.2 | 申请日: | 2011-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480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马彰超;刘建华;王竞;沈晓东;刘光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74/04 | 分类号: | H04W74/04;H04L1/16;H04L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郭润湘 |
地址: | 100032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继 接入 持续 调度 接收 方法 系统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中继接入链路的半持续调度、接收方法、系统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中继蜂窝系统中,小区内将部署一个基站和至少一个中继(Relay Node,RN),中继的引入将会有效的提升小区的吞吐量,并扩大小区的覆盖范围,改善小区边缘用户(UE)的性能。图1为中继系统的结构示意图,Un接口为eNB与RN之间的接口,Uu接口为eNB或RN与UE之间的接口,用户可以作为直连用户(Macro UE)接入eNB进行直接通信(eNB→UE),或作为中继用户或两跳用户(Relay UE)接入中继进行两跳中继通信(eNB→RN→UE)。基站与中继之间的链路称为回传链路(Backhaul Link),基站和用户之间及中继和用户之间的链路称为接入链路(Access Link)。
图2为下一代移动蜂窝通信系统(Long Term Evolution-Advanced,LTE-Advanced)引入中继后的帧结构示意图,在该图中一个10ms的无线帧包括10个子帧,其中DL为下行子帧,UL为上行子帧。该10个子帧又被分为回传子帧和接入子帧,分别用于承载回传链路和接入链路的数据传输。中继在下行回传子帧接收来自基站的数据包(Packet),经历一定的处理时延后,在之后的某一下行接入子帧将该数据包转发给目的用户终端。在时分双工(Timedivision duplex,TDD)帧结构配置1下,两跳用户的数据包在中继所经历的最小时延为6ms。
基于IP的语音通信(Voice-over-Internet-Protocol,VoIP)是未来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和LTE-A系统中语音业务的唯一载体。在激活状态下语音编码器将产生周期性频繁到达的小数据包,例如对于速率为12.2Kb/s的VoIP业务,每隔20ms将产生一个大小固定为40字节的数据包。对于数据量很小的VoIP数据包基站都采用动态调度的话,当用户较多时将会造成较大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PDCCH)信令开销,从而限制了系统的容量。因此,为了在节省控制信道开销的同时,获得一定的信道分集增益,确保系统的资源利用率,在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LTE中提出了半持续调度(Semi-Persistent Scheduling,SPS)方式以解决该问题。半持续调度的基本思想是,对初始传输的数据包采取持续调度,对重传的数据包采取动态调度。并且为了保证后向兼容性,在LTE-A系统中,中继与终端之间的接入链路也同样采用半持续调度方案进行VoIP业务的调度传输。
由于基站与中继之间的回传链路为无线方式传输,因此两跳用户的VoIP数据包很可能在回传链路上出现重传,影响中继端VoIP业务的周期性,并为两跳用户的VoIP数据包带来一定的可变时延。当在中继端采用传统的半持续调度方案时,将会导致中继端的VoIP业务队列发生数据包积压,从而造成两跳用户的传输时延累积,影响两跳用户的VoIP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未经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0052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