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混合型聚醚-聚酯聚氨酯/环氧阻尼复合材料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000234.2 | 申请日: | 2011-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935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15 |
发明(设计)人: | 陈尔凡;马弛;李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化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G18/58 | 分类号: | C08G18/58;C08G18/48;C08G18/42;C08G18/10;C09D175/06;C09D175/08;C09J175/06;C09J175/08 |
代理公司: | 沈阳技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1205 | 代理人: | 张志刚 |
地址: | 110142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合 型聚醚 聚酯 聚氨酯 阻尼 复合材料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材料制备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混合型聚醚-聚酯聚氨酯/环氧阻尼复合材料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氨酯材料是一类具有优异的高弹、耐磨、耐油、抗撕裂、耐老化、耐化学品性及粘合性能等的弹性材料,可用作阻尼材料、弹性材料、耐磨材料、密封材料、防腐材料、医用材料、运动材料及粘结材料等。
聚氨酯大分子链单元结构为氨基甲酸酯,是由异氰酸酯官能团-N=C=O和羟基-OH反应生成的,其制备反应:
二异氰酸酯 + 多元醇 → 聚氨基甲酸酯 + 扩链剂 → 聚氨酯
即通过二异氰酸酯与多元醇(聚醚多元醇或聚酯多元醇)反应而得,又分别称之聚醚聚氨酯和聚酯聚氨酯。根据材料应用目的不同再用扩链剂(小分子胺或醇类)进行交联。
聚醚聚氨酯相对于聚酯聚氨酯的弹性、柔软性、耐水性、耐酸碱性好;聚酯聚氨酯则比聚醚聚氨酯机械强度高、耐光性好,亲水性好。
聚醚-聚酯聚氨酯材料会兼具两者的特性,但遗憾的是聚醚多元醇和聚酯多元醇组成结构及极性、反应活性大不相同,相容性很差;即使制得了聚氨酯,其材料性能也很差。作为制备聚醚-聚酯聚氨酯的原料,简单地一起使用是很难将两者混合均匀的,所制备的聚醚-聚酯聚氨酯的性能很差,且质量不稳定。
CN00814236.X公开了一种“聚醚-聚酯嵌段共聚物”,即通过使用多金属氰化物催化剂,将烯化氧加成到聚酯醇上制备了聚醚-聚酯嵌段共聚物。该共聚物可以单独或与聚醚和聚酯共同使用,与异氰酸酯反应制备聚醚-聚酯聚氨酯。CN200580004292.5公开了一种“嵌段共聚醚酯弹性体及其制备方法”,涉及一种用于制备包括聚酯硬嵌段和聚(氧化烯烃)多元醇软嵌段的嵌段共聚醚酯弹性体的方法,其中,将至少一种芳族二元羧酸或其成酯衍生物、至少一个亚烷基二醇和包括用氧化乙烯封端的聚(氧化丙烯)的聚(氧化烯烃)多元醇进行酯化,其核心是将聚醚酯化,以解决聚醚-聚酯的相容性问题。CN200810018823.1公开了“一种从聚酯预聚物和聚醚预聚物制备嵌段聚酯聚醚共聚物的方法”,具体方法是:在惰性气氛或真空下将聚酯预聚物和聚醚预聚物熔融,均匀混合后,将预聚物混合物进行结晶处理;随后将结晶处理后的预聚物混合物,在惰性气氛或真空下,在低于预聚物混合物的熔点但高于预聚物混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的温度下进行固相聚合得到嵌段聚酯聚醚共聚物。
其它EP0196458 (A2)、US4687835A、US5122303A、US4205158A、US4562232 A、US 5145944 A、US6753402A、US 6211249A等诸多专利,及DuPont公司商品化的Hytrel等产品,均是从聚酯聚醚共聚物多元醇入手,解决了聚醚多元醇和聚酯多元醇的不相容的问题,但此类技术途径须使多元醇大分子链上同时具有醚和酯的单元结构,其合成工艺比较繁琐,反应条件苛刻,还需一些特殊的化合物(如其它反应物及催化剂等),同时制备成本也大幅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合型聚醚-聚酯聚氨酯/环氧阻尼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分别用聚醚多元醇、二异氰酸酯和环氧树脂制备环氧改性聚醚预聚体和用聚酯多元醇与二异氰酸酯制备聚酯预聚体,然后按比例混合两类预聚体,再用扩链剂交联制备而成。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混合型聚醚-聚酯聚氨酯/环氧阻尼复合材料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
所述的一种混合型聚醚-聚酯聚氨酯/环氧阻尼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其所述的聚醚多元醇是聚丙二醇(PPG)、聚四氢呋喃二醇(PTMG)、中任一种。
所述的一种混合型聚醚-聚酯聚氨酯/环氧阻尼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其所述的聚酯多元醇是聚已二酸乙二醇酯(PEA)、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酯多元醇(PET)中任一种。
所述的一种混合型聚醚-聚酯聚氨酯/环氧阻尼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其所述的二异氰酸酯是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中任一种。
本发明采取了截然不同的技术路线,即分别用市售常用的聚醚多元醇、二异氰酸酯和环氧树脂制备环氧改性聚醚及用聚酯多元醇与二异氰酸酯制备聚酯两类聚氨酯预聚体然后按比例混合两类预聚体,再用扩链剂交联制备新型聚醚-聚酯聚氨酯/环氧阻尼复合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化工大学,未经沈阳化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0023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