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油水乳化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10000220.0 | 申请日: | 2011-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272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彭燕;沙次文;刘保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神威得群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13/10 | 分类号: | B01F13/10;B01F11/00;B01F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振安创业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5 | 代理人: | 祁纯阳 |
地址: | 518118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水 乳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将不相溶液体混合的装置,具体是指将至少两种不相溶的油、水混合乳化的装置。
背景技术:
石化燃料是现有各种车辆、船舶、锅炉和加热装置等设备最为常用的燃料,石化燃料的大量使用造成了环境的污染,如油田的土壤、水源的污染,运输过程中的污染,最为严重的是燃烧过程造成的空气污染已成为大中城市空气污染的主要污染源,并且石化燃料即将走向枯竭期。因此可再生能源得到重视,但可再生能源由于技术问题、成本问题等在可预见的时期内还无法代替石化燃料,故提高现有石化燃料的燃烧效率或降低耗油率的同时,降低燃烧造成的排放污染仍具有重要意义,且是目前众多国家乃至众多企业的研究重点。为降低耗油率和污染排放,从技术上有多种途径,例如在燃油中添加酒精或水,但由于油/水或油/酒精之间的不相溶性,往往还需添加化学乳化剂,这一方法增加了成本,另一方面又增加了若干不可避免的问题,如乳化分层问题、腐蚀问题和燃烧变化等问题。现在亦有即时乳化即时燃烧的方案提出,这可以不用添加乳化剂,但现在对燃料乳化后立即进入燃烧腔燃烧机理没有一种明确的理论解释,且目前一般认为节油率最高只能达到4%左右,亦有声称可达到10%左右,而且目前只是实验室的效果。能否实现工业化?是否还能提高节油率?节油率提高的关键因素是什么?这一系列问题均需解决,如能解决则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与社会效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是公开一种将不相溶的液体很好乳化的装置,对燃油和水进行乳化后立即进入燃烧室(或腔)燃烧,可使节油率达到10%以上,且降低燃烧排放的污染物。
实现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包括进油管和进水管接预混合器后再接静态混合器,关键是静态混合器接稳压器,稳压器接油泵后再接对混合液体进行振荡乳化的振荡器,振荡器的出口接一个三通,三通的一出口为出液口,另一出口接回流管再接稳压器,经回流管流回稳压器的乳化液量为油泵输出的液量的50~80%。
所述的振荡器有一外壳体,外壳体的内孔的一端设有一可通过混合液体的喷嘴,喷嘴有一狭缝状喷口,狭缝状喷口正对一乳化通道,乳化通道内设有在三维方向上可微小位移的具楔形尖端的振子。
所述的振子侧壁有四个盲孔,经外壳体壁的对应的通孔的螺纹顶子的端部顶入上述盲孔使振子置于乳化通道的中心位置。
所述的振子有两个通孔贯穿两侧壁,经外壳体壁的对应的通孔,两固定轴穿过振子的通孔后与外壳体固定连接,振子置于乳化通道的中心位置。
所述的油泵的输出压力为10~25kg/cm2,且经回流管流回稳压器的乳化液量为油输出的液量的65~75%。
所述的进水管上设有水表、水路电磁阀和调节阀,在回流管上设有压力单向阀。
所述的稳压器上还设有一用户回流管。
所述的油泵后接一个前四通,三通前端接一个后四通,前四通的二出口分别接一振荡器后再接后四通的二入口,前四通的另一出口直接与后四通的一入口连接。
所述的油泵输出压力为18~20kg/cm2,经回流管流回稳压器的乳化液量为油泵输出的液量的68~70%。
本发明的不同液体或油水乳化装置较一般的即时(或称在线)使用的已有技术略为复杂,但油水混合燃料的乳化效果特别好,油水颗粒度的均匀度好,水颗粒的直径绝大部分为10μm左右,其油水混合燃料乳化效果好的关键是在装置中设有一可对混合液体(燃料)进行振荡的振荡器。该振荡器中的振子可在三维方向上进行振荡,且振子的振荡频率随着管道内压力的增加而增加,三维方向的振荡使振荡器中的混合液体的流动状态十分复杂,并且流动液体受到多种力的作用,使水颗粒更易破裂为小尺寸颗粒,并且乳化后的混合燃料至少二至三次通过振荡器,使混合液体的乳化效果远远好于现有技术的超声乳化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用的振荡器的一种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的振荡器的立体视图。
图4为图2的仰视图。
图5为振荡器内使用的振子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振子的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神威得群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神威得群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0022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热熔对接焊机用夹持装置
- 下一篇:一种改进的橡胶成型机的拍板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