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太阳能收集器卡子及太阳能收集器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090000852.6 | 申请日: | 2010-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358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P·T·麦肯蒂;R·佩兰;C·麦克拉肯;P·R·戴维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斯潘控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J2/05 | 分类号: | F24J2/05;F24J2/26;F24J2/46;F16L7/00;F16L37/091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蔡胜利 |
地址: | 爱尔兰*** | 国省代码: | 爱尔兰;I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太阳能 收集 卡子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太阳能收集器组件,用于将太阳能辐射转换为热量并且以最高可能的效率将热量传递至流体传热装置(例如水或空气),由此,热量可以被用于家用或工业应用,例如用于加热家用热水或中央供暖系统。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太阳能收集器卡子。
背景技术
典型地,太阳能收集器包括多个细长管,细长管包含用于吸收太阳能辐射的辐射吸收板,辐射吸收板与将要被加热的流体可以经过的或者在其里面包含用于将热量传递至将要被加热的流体的工作流体的管接触。辐射吸收板以及管的至少一部分被封装在抽空的辐射透明罩内以防止热损失。
在已知为直流型的一种类型的太阳能收集器中,将要被加热的流体流经与板接触的管,用于在板和流体之间直接进行热传导。在一种类型的直流型收集器中,将要被加热的流体以同心的方式流经细长管。太阳能收集器还包括热收集歧管,热收集歧管包含将要被加热的流体并且在其内具有至少一个太阳能管接收孔用于插入每个细长管的一端,以使将要被加热的流体能够流进和流出每个细长管的管。歧管典型地被提供有进口和出口连接。在一种情况下,输入的将要被加热的流体沿外部同心腔流至细长管的远端,并且在输出到歧管流动腔的地方沿内部同心流动路径返回。在另一种情况下,输入的液流沿内部同心腔流至远端,在远端其在输出到歧管流动腔内的地方沿外部同心流动路径返回。
对于太阳能收集器来说,需要单独的细长管和热收集歧管容易装配到位并且能够吸收所需的公差,而没有损坏或泄漏的危险。另外,必须使部件零件容易地可替换。
实用新型内容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太阳能收集器组件,包括:
具有抽空的辐射透明罩的太阳能吸收管;
所述太阳能吸收管内的辐射吸收器;
用于传热介质的细长外管,其延伸穿过所述太阳能吸收管并且与所述辐射吸收器热接触;
内管,其延伸穿过所述外管,并且被定位于所述细长外管内,从而限定出用于传热介质流动的细长内部流动通路;
歧管,其具有被加热的流体的通路和冷流体通路;
所述外管具有延伸到所述歧管内的端部区域,以使在所述外管和所述内管之间限定的通路与所述歧管的冷流体通路流体连通;
所述内管延伸到所述外管的端部区域外面进入所述歧管的被加热的流体的通路内;以及
卡子,用于将所述内管保持于与所述外管的端部区域相隔开的关系,所述卡子包括接合所述外管的端部区域的内表面的大致圆形基部,所述基部具有接合所述内管的外壁的多个向内延伸的齿,所述齿至少部分是弹性的,并且,各齿之间具有允许热交换流体从中经过的间隔。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卡子,用于将内管保持于与外管的端部区域相隔开的关系,所述卡子包括接合外管的端部区域的内表面的大致圆形基部,所述基部具有接合内管的外壁的多个向内延伸的齿,所述齿至少部分是弹性的,并且,各齿之间具有允许热交换流体从中经过的间隔。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齿被关于所述基部的圆周向内倾斜。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基部具有纵向延伸的外壁。所述外壁优选是大致圆柱形的。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齿在所述外壁的一端向内延伸。
在一个实例中,具有三个等间隔齿。在另一个实例中,具有四个等间隔齿。
在一个实施例中,至少一些所述齿的厚度在其内部自由端被减小。
所述卡子可以是不锈钢材料的卡子。
在本实用新型中,内部同心腔通过弹性星形卡子在外部同心腔内保持于同心位置。弹性星形夹还被提供有多个保持齿或突部,这些保持齿或突部的尺寸被设置成使它们提供与内部同心腔的坚固干涉配合并且提供切口,而且还使所述星形夹另外提供多个不限制传热流体的流动路径。
另外,弹性星形夹被提供有外围壁,所述外围壁对卡子被插入其内的较软的波纹管材料提供附加的结构支撑。
卡子的基部与外管的端部区域的内表面接合,以保证防止内管在纵向方向上的任何移动。
附图说明
从下面参考附图仅通过示例给出的描述中将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其中:
图1是管状太阳能收集器的透视图;
图2是直流型太阳能收集器管的图1的线II-II的断面图;
图3是示出了保持卡子和内管道(液流管)的分解透视图;
图4是示出了附接到内流管上的卡子的透视图;
图5至8是卡子的放大透视图;
图9是卡子的端部平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斯潘控股有限公司,未经金斯潘控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9000085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