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上行链路传输定时有效
申请号: | 201080071201.0 | 申请日: | 2010-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70971B | 公开(公告)日: | 2016-11-09 |
发明(设计)人: | D·贝特尔;F·海泽;T·延德尔费尔特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56/00 | 分类号: | H04W56/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王茂华 |
地址: | 瑞典斯*** | 国省代码: | 瑞典;S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上行 传输 定时 | ||
技术领域
本文的实施例涉及无线电基站及其中的方法。具体地,本文的实施例涉及操控来自用户设备的上行链路传输的定时(timing)。
背景技术
在如今的无线电通信网络中使用很多不同的技术,如长期演进(LTE)、高级LTE、第三代合作伙伴项目(3GPP)宽带码分多址(WCDMA)、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演进的增强型数据速率(GSM/EDGE)、全球微波接入互操作性(WiMAX)或超移动宽带(UMB),仅举几个示例。无线电通信网络包括在至少一个相应地理区域上提供形成小区的无线电覆盖的无线电基站。用户设备在小区中由相应的无线电基站来服务,并且与相应的无线电基站进行通信。用户设备在上行链路(UL)传输中通过空中接口向无线电基站传送数据,并且无线电基站在下行链路(DL)传输中向用户设备传送数据。用户设备和无线电基站被组织为使用包括子帧的无线电帧来进行通信。
例如,在LTE中,在时域中,无线电帧或子帧的大小可以被表达为多个时间单元Ts,其中Ts=1/(15000×2048)秒。在时域中,LTE DL传输被组织成到具有Tf的持续时间的无线电帧中,其中Tf=307200×Ts=10ms。每个无线电帧包括具有30720×Ts=1毫秒的相应时间长度的10个大小相等的子帧,被表示为#0-#9。
在用户设备处的下行链路无线电帧与从小区内的无线电基站广播的无线电网络时钟同步。来自用户设备的上行链路无线电帧的传输在用户设备处的对应的下行链路无线电帧的开始之前(NTA+NTA offset)×Ts秒开始。NTA被定义为定时提前值,定义了用于在用户设备处的对应的下行链路无线电帧的时间之前传输上行链路无线电帧的定时。NTA以Ts为单位来表达,并且0<NTA<20512,并且在定时提前命令中从无线电基站向用户设备进行传送。NTA offset被定义为以Ts为单位表达的固定定时提前偏移。对于根据频分双工(FDD)操作的无线电帧结构,NTA offset=0,并且在用户设备处设定为固定值。因此,以FDD模式(其中NTA offset=0)进行操作的用户设备能够在接收到对应的下行链路无线电帧之前达20512Ts或-668μs开始上行链路无线电帧的传输。
上述功能的目的在于,使得来自距离无线电基站的不同距离处的用户设备的信号,即无线电帧中的上行链路传输,能够使其在无线电帧中的上行链路传输在时间上与无线电基站接收机对准。在与无线电基站相距长距离的用户设备将必须使其上行链路传输提前一定的量,该量与从用户设备发射机到用户设备接收机的传播延迟的两倍相对应。因此,668μs将与大约100km的、无线电基站到用户设备的距离相对应。每个活动的用户设备使其定时由无线电基站监视和跟踪。无线电基站在需要时向用户设备发送定时对准命令(TAC),以命令用户设备改变其上行链路传输的上行链路定时。通常,这是在用户设备朝向无线电基站移动或者远离无线电基站移动时所需要的。
由于对无线电基站提供关于用户设备传输的快速反馈、即所谓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反馈的需要,而导致无线电基站中的用于处理的时间预算受到限制。对上行链路中的HARQ的要求是重传需要在从原始上行链路传输开始的8ms内被执行。在该重传时间内,用户设备应当执行原始上行链路传输,并且无线电基站应当接收和操控数据。此外,无线电基站应当传送ACK/NACK,并且用户设备应当在执行重传之前接收和操控数据。这导致了无线电基站通常具有大约3ms作为用于处理数据的时间预算。该时间预算应当足以涵盖接收、调度和传输。
在用户设备侧,根据距离无线电基站的距离,用于处理的时间预算在2,332ms到3ms的范围内。
当执行通信期间的所有层1和层2算法时,在无线电基站中的3ms的用于处理的时间预算是足够的。层1是物理层,并且层2是数据链路层。如今,用于处理的时间预算是固定的,这导致了无线电基站的有限性能。
发明内容
本文的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改善无线电通信网络中的无线电基站的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未经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7120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