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制造中压或高压电缆的接合组件的方法以及由所述方法获得的接合组件有效
| 申请号: | 201080070829.9 | 申请日: | 2010-12-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994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 发明(设计)人: | F·波塔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普睿司曼股份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G15/064 | 分类号: | H02G15/064;H02G15/184 |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张涛 |
| 地址: | 意大*** | 国省代码: | 意大利;IT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制造 高压 电缆 接合 组件 方法 以及 获得 | ||
1.一种用于制造中压或高压电缆的接合组件(10)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形成由半导体材料制成的管状元件(25);
-从所述管状元件(25)切割出具有第一长度的第一圆筒形元件(21)以及具有第二长度的第二圆筒形元件(22a、22b);
-加工所述第一圆筒形元件(21)的端部部分(23a、23b)和所述第二圆筒形元件(22a、22b)的端部部分(24a、24b),以向所述第一圆筒形元件的端部部分和所述第二圆筒形元件的端部部分提供至少部分圆形的轮廓;
-将所述第一圆筒形元件(21)布置于弹性套筒(20)的径向内侧表面处,所述弹性套筒由介电材料形成并且围绕纵向轴线(X-X)延伸;
-将所述第二圆筒形元件(22a、22b)布置于所述弹性套筒(22)的自由端部部分(20a、20b)处且与所述第一圆筒形元件(21)间隔开,其中所述第二圆筒形元件(22a、22b)的圆形端部部分(24a、24b)面对所述第一圆筒形元件(21)的圆形端部部分(23a、23b);
-通过将至少一个可移除的支承元件插入相对于所述弹性套筒(20)的径向内侧位置中而弹性地扩张所述弹性套筒(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通过研磨获得所述至少部分圆形的轮廓。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将连接器(11)布置于相对于所述第一圆筒形元件(21)的径向内侧位置中,所述连接器围绕所述纵向轴线(X-X)与所述第一圆筒形元件(21)共轴地延伸。
4.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圆筒形元件(21)和至少一个所述第二圆筒形元件(22a、22b)由各自的插入物限定,所述各自的插入物被结合到由所述介电材料形成的径向内侧层。
5.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管状元件(25)通过挤压制造。
6.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管状元件(25)具有恒定的外径。
7.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管状元件(25)具有恒定的厚度。
8.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从所述管状元件(25)获得两个第二圆筒形元件(22a、22b);
-在所述弹性套筒(20)的两个相对的自由端部部分(20a、20b)处将所述两个第二圆筒形元件(22a、22b)对称地布置于相对于所述第一圆筒形元件(21)的相对侧上。
9.一种用于中压或高压电缆的接合组件(10),所述接合组件包括:
-弹性套筒(20),所述弹性套筒由介电材料制成并且围绕纵向轴线(X-X)延伸;
-至少一个可移除的支承元件,所述支承元件在所述弹性套筒的径向内侧位置中相对于所述弹性套筒(20)共轴地布置,且适于将所述弹性套筒(20)保持在径向扩张状态中;
-第一圆筒形元件(21),所述第一圆筒形元件布置于所述弹性套筒(20)的径向内侧表面处,所述第一圆筒形元件(21)具有第一长度并且围绕所述纵向轴线(X-X)延伸长达所述弹性套筒(20)的一部分;
-第二圆筒形元件(22a、22b),所述第二圆筒形元件布置于所述弹性套筒(20)的至少一个自由端部部分(20a、20b)处,所述第二圆筒形元件(22a、22b)具有第二长度并且与所述第一圆筒形元件(21)间隔开;
其中,所述第一圆筒形元件(21)和所述第二圆筒形元件(22a、22b)具有相同的外径并且包括各自的端部部分(23a、23b、24a、24b),所述各自的端部部分面对彼此并且具有通过加工获得的至少部分圆形的轮廓。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接合组件(10),所述接合组件还包括连接器(11),所述连接器布置于相对于所述第一圆筒形元件(21)的径向内侧位置中,并且围绕所述纵向轴线(X-X)与所述第一圆筒形元件(21)共轴地延伸。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接合组件(10),其中,所述第一圆筒形元件(21)和至少一个所述第二圆筒形元件(22a、22b)由各自的插入物限定,所述各自的插入物结合到由所述介电材料形成的径向内侧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普睿司曼股份公司,未经普睿司曼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70829.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