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施工机械的流量控制阀有效
申请号: | 201080070263.X | 申请日: | 2010-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216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24 |
发明(设计)人: | 具本昔;郑海均;田万锡 | 申请(专利权)人: | 沃尔沃建造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5B13/02 | 分类号: | F15B13/02;E02F9/22;F16K11/07 |
代理公司: | 北京弘权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3 | 代理人: | 苗丽娟;张文 |
地址: | 瑞典埃斯*** | 国省代码: | 瑞典;S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施工 机械 流量 控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施工机械的流量控制阀,其可控制被供应到安装在挖掘机等上的诸如液压缸等液压致动器的液压流体的流量。更特别地,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施工机械的流量控制阀,其可在控制阀内的阀芯内控制从液压泵向液压致动器供应的液压流体的流量。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的用于施工机械的流量控制阀包括:
阀体5,在阀体5中形成泵通道1、供应通道2、以及致动器端口3和4,来自液压泵(未图示)的液压流体通过泵通道1供应,供应通道2与泵通道1并联连接,致动器端口3和4连接到诸如液压缸等液压致动器(未图示);
阀芯7,阀芯7安装在阀体5内,并响应于施加于阀芯7的先导信号压力而移动,以使供应通道2和致动器端口3或4彼此连通,从而将来自液压泵的液压流体通过一个致动器端口3供应到液压致动器,并同时将从液压致动器排出的液压流体通过另一致动器端口4和油箱通路6回流到液压流体油箱。
在附图中,未解释的参考标号“10”标示释压阀,如果供应到液压致动器的液压流体的压力超过设定值,则释压阀使液压流体的一部分通过油箱通路6回流到液压流体油箱。
根据如上述构造的现有技术中的流量控制阀,如果在附图中先导信号压力施加到阀体5的右侧信号压力端口以沿左向移动阀芯7,则来自液压泵的液压流体按顺序流通过泵通道1、供应通道2、阀芯7的缺口8、以及致动器端口3,然后供应到液压致动器以驱动液压致动器。
同时,从液压致动器排出的液压流体按顺序流通过致动器端口4、阀芯7的缺口9、以及油箱通路6,然后回流到液压流体油箱。
然而,根据上述的现有技术中的流量控制阀,在通过阀芯7的移动来控制流量以使来自液压泵的液压流体按顺序流通过泵通道1、供应通道2以及致动器端口3、然后供应到液压致动器的情况下,通过阀芯7的缺口8供应到液压致动器的液压流体的流量可根据液压泵和液压致动器内产生的压力以及液压泵的供应流量的变化而不同。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因此,本发明致力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且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一种用于施工机械的流量控制阀,无论液压泵和液压致动器内所产生的压力以及液压泵的供应流量的变化如何,所述流量控制阀可通过阀芯的移动而恒定地控制从液压泵供应到液压致动器的液压流体的流量。
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
提供一种用于施工机械的流量控制阀,
所述流量控制阀包括阀体和阀芯,在所述阀体中形成供应通道和致动器端口,所述供应通道与一个泵通道连通,来自液压泵的液压流体通过所述泵通道供应,所述致动器端口连接到液压致动器,所述阀芯安装在所述阀体内,并移动以使所述供应通道和所述致动器端口彼此连通,从而将来自液压泵的液压流体通过一个致动器端口供应到所述液压致动器,并且将从所述液压致动器排出的液压流体通过另一致动器端口回流到油箱通路,所述流量控制阀还包括:
流量控制阀芯,在流通过所述供应通道的液压流体的流量高于设定流量时,所述流量控制阀芯在所述阀芯内移动,以可变地控制与所述一个致动器端口连接的通道的横截面面积;
第一通道,所述第一通道形成在所述阀芯上以与所述供应通道连通;
第二通道,所述第二通道形成在所述阀芯上以与所述一个致动器端口连通,并具有根据所述流量控制阀芯的移动而改变的横截面面积;
第一流动控制通道,所述第一流动控制通道形成在所述流量控制阀芯上以与所述第一通道连通;
第二流动控制通道,所述第二流动控制通道形成在所述流量控制阀芯上以与所述第二通道连通;
第三通道,所述第三通道形成在所述流量控制阀芯上以与所述第一和第二流动控制通道连通;
第一信号压力通道,所述第一信号压力通道形成在所述流量控制阀芯上以使所述第一流动控制通道与压力腔彼此连通;以及
第二信号压力通道,所述第二信号压力通道形成在所述流量控制阀芯上以使所述第三通道与背压腔彼此连通。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
提供一种用于施工机械的流量控制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沃尔沃建造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沃尔沃建造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7026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