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支撑臂有效
申请号: | 201080069894.X | 申请日: | 2010-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012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石井大祐;市川真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6F19/00 | 分类号: | B66F19/00;B60L11/18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苏卉;车文 |
地址: | 日本爱知***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撑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般性地涉及一种支撑臂,更确定地说,涉及一种用于对与混合动力汽车或电力汽车等连接的充电用连接器进行支撑的支撑臂。
背景技术
以往公知有具备达到与作用于臂上的重力之间的平衡的自重补偿功能的支撑臂。关于这样的装置,例如在日本特开2003-181789号公报(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目的在于以简单的结构相对于空间内的正交三轴而达到与动作臂的重力之间的平衡的机械性自重补偿装置。
另外,在日本特开2004-299024号公报(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目的在于在避免导致关节部大型化的同时来缩短线缆尺寸的机器人等的关节部的导线器。另外,在日本特开2003-89090号公报(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目的在于通过以一定的张力抵抗多关节的各臂重量来减轻臂的驱动负荷的多关节臂机构。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18178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4-299024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3-8909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假定将上述的自重补偿装置应用在用于对与混合动力汽车或电力汽车等连接的充电用连接器进行支撑的支撑臂的情况。这种情况下,充电用连接器所连接的供电口的结构因车辆种类不同而不同,所以存在想要使充电用连接器的姿势自由变化的要求。作为应对这样的要求的策略,考虑将充电用连接器以能够相对于支撑臂旋转的方式进行设置的方法。
另一方面,自重补偿装置例如具有螺旋弹簧,通过由该螺旋弹簧产生的力来抵消作用于臂上的重力。但是,伴随充电用连接器的姿势的变化,充电用连接器作用于臂的力矩发生变化,则由螺旋弹簧产生的力和作用于臂上的重力变得不平衡。由此,会产生如下担忧:无法适当发挥自重补偿功能,支撑臂会有悖作业者意图地进行动作。
因此,本发明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可适当发挥自重补偿功能的支撑臂。
基于本发明的支撑臂,用于支撑能够与车辆连接的充电用连接器。支撑臂具备:摆动自如地设置的第一臂部;产生抵消作用于第一臂部的重力的力的自重补偿装置;及具有由第一臂部支撑的支撑部、且设置成能够以支撑部为中心进行旋转的充电用连接器。支撑部配置于充电用连接器的重心位置。
根据如此构成的支撑臂,由于支撑部配置于充电用连接器的重心位置,所以能够防止从充电用连接器作用于支撑臂的力矩随着充电用连接器的旋转运动而发生变化。由此,不管充电用连接器的姿势如何,能够使由自重补偿装置产生的力与作用于第一臂部的重力之间达到平衡。结果,能够可适当发挥自重补偿装置的自重补偿功能。
另外,优选的是,支撑臂还具有锁定机构。锁定机构设于充电用连接器、且阻止充电用连接器相对于第一臂部的旋转运动。根据如此构成的支撑臂,能够将充电用连接器的姿势保持为恒定,所以能够提高充电时的作业性。
另外,优选的是,第一臂部具有从上方悬挂支撑部的挂装部。支撑臂还具备沿第一臂部布线、且与充电用连接器连接的配线。充电用连接器在未被施加外力的状态下保持为配线从所述充电用连接器向下方垂下的姿势。根据如此构成的支撑臂,能够抑制配线缠绕在挂装部上。
另外,优选的是,充电用连接器具有供充电作业时进行把持的把手部。在充电用连接器上未被施加外力的状态下,把手部配置得比挂装部靠下。根据如此构成的支撑臂,作业者能够不干扰挂装部而把持把手部。
另外,优选的是,充电用连接器具有:供充电作业时进行把持的把手部;能够与车辆连接的连接部;及从把手部朝向连接部延伸地设置的中间部。支撑部配置于把手部与中间部之间。根据如此构成的支撑臂,能够容易地得到将支撑部配置于充电用连接器的重心位置的结构。
另外,优选的是,支撑臂还具备:摆动自如地设置且与第一臂部连接的第二臂部;沿第一臂部和第二臂部进行布线且与充电用连接器连接的配线;及设于第一臂部和第二臂部相连的连接位置且引导配线的引导部。
根据如此构成的支撑臂,在第一臂部和第二臂部相连的连接位置,伴随各臂部的摆动运动,第一臂部和第二臂部相交叉的角度发生变化。因此,能够通过在该连接位置配置用于引导配线的引导部来抑制配线损伤。
另外,优选的是,引导部具有在第一臂部与第二臂部之间弯曲地延伸的弯曲面。配线沿弯曲面进行布线。根据如此构成的支撑臂,能够更可靠地抑制配线损伤。
另外,优选的是,第一臂部具有第一轴和第二轴,该第一轴和第二轴彼此设有间隔且平行地配置而构成平行连杆机构。第一臂部以向侧方延伸的方式被定位时,第一轴配置得比第二轴靠上。支撑臂还具备固定于第二轴且与充电用连接器连接的配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6989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窗升降器
- 下一篇:一种消除铁磁谐振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