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身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080069296.2 | 申请日: | 2010-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404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鸟居信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2D25/04 | 分类号: | B62D25/04;B62D25/20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苏卉;车文 |
地址: | 日本爱知***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身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身结构。
背景技术
确保车辆强度的车身结构被设置成能够承受因车辆行驶时的加速度等而产生的各种载荷,而确保车辆强度的各部件通过将部件彼此焊接而接合。例如,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车身结构通过点焊将支柱与侧门框接合。而且,在该专利文献1中,通过将支柱的形状设为棱线分散的形状,可抑制焊接部位于多条棱线的延长线上,且抑制碰撞时等的载荷集中于焊接部。
而且,在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汽车的支柱下部加强结构中,沿车身上下方向延伸的中柱加强部的下端部与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的门槛外侧部件加强部的外表面之间夹着加强板而相接合。而且,在这些中柱加强部及门槛外侧部件加强部的外侧配置有门槛外侧部件、支柱外侧部件兼用的侧面外侧板。在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汽车的支柱下部加强结构中,通过这样地使加强板介于中柱加强部和门槛外侧部件加强部之间而进行焊接,可加强支柱下部,并提高侧面碰撞时门槛的刚性。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11376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0-85634号公报
发明内容
但是,在车辆碰撞时等产生较大的载荷的情况下,该较大的载荷不限于作用在支柱的多条棱线的延长线上,有时也局部作用在位于支柱的棱线的延长线上的焊接部。例如,在较大的拉伸载荷作用于支柱的情况下,该拉伸载荷沿着支柱的棱线传递至侧门框即门槛,较大的拉伸载荷作用于棱线的延长线和门槛交叉的部分。
此处,由于支柱和门槛在多数情况下仅通过焊接部进行接合,因此在有拉伸载荷从支柱作用于门槛时,该拉伸载荷经由焊接部从支柱传递至门槛。因此,在有局部的较大的拉伸载荷从支柱作用于门槛时,该载荷作用在位于其附近的焊接部。因此,在车辆碰撞时等较大的拉伸载荷作用于支柱、且该拉伸载荷作用于支柱的棱线的延长线和门槛交叉的部分时,拉伸载荷作用在位于该交叉部分的附近的焊接部。
由此,对于门槛而言,由于力集中于焊接部而使焊接部被很大的力拉伸,因此在门槛的该部分会产生折线,而在门槛产生了折线的情况下,在该部分的焊接部会产生开裂。在专利文献1中,将支柱的形状设为棱线分散的形状,在专利文献2中,虽然在中支柱加强部和门槛外侧部件加强部之间设有加强板,但由于这些结构不是以抑制折线产生于焊接部为目的,因此即使利用这样的现有结构,也难以抑制因折线的产生而引起的焊接部的开裂。
本发明鉴于上述问题而作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有较大的载荷作用于部件之间的接合部分时也能够保持接合状态的车身结构。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达到目的,本发明所涉及的车身结构是构成车辆的车身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在门槛和支柱的接合区域设有变形引导部件,该变形引导部件在有载荷作用于上述接合区域时使上述门槛和/或上述支柱按照所期望的状态发生变形。
而且,在上述车身结构中,优选为,上述变形引导部件设置于除了多个焊接部之中的有载荷作用于上述接合区域时应力过大的上述焊接部的周围之外的区域,其中,上述多个焊接部处于上述接合区域而将上述门槛和上述支柱接合。
而且,在上述车身结构中,优选为,上述变形引导部件形成为L字型且配置于上述接合区域。
而且,在上述车身结构中,优选为,上述变形引导部件设置成不包含上述门槛的与上述支柱从上述门槛延伸的一侧的相反一侧的区域。
发明效果
本发明所涉及的车身结构起到如下效果:即使在有较大的载荷作用于部件之间的接合部分时也能够保持接合状态。
附图说明
图1是具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身结构的骨架件的立体图。
图2是支柱的立体图。
图3是支柱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沿着图3的A-A的向视图。
图5是沿着图4的B-B的剖视图。
图6是沿着图5的C-C的剖视图。
图7是支柱和门槛的接合区域的详示图。
图8是沿着图7的D-D的剖视图。
图9是表示门槛发生了变形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10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身结构的变形例的说明图。
图11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身结构的变形例的说明图。
图12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身结构的变形例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6929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预成型焊片
- 下一篇:一种不锈钢+碳钢复合板焊接坡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