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风扇单元及其安装有效
申请号: | 201080069138.7 | 申请日: | 2010-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985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发明(设计)人: | S.E.达尔加尔德;H.克努松;T.帕斯加尔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F04D29/64;H05K1/18;F04D25/16;G06F1/20;H05K5/02;H05K7/18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叶晓勇;朱海煜 |
地址: | 瑞典斯*** | 国省代码: | 瑞典;S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风扇 单元 及其 安装 | ||
1.一种在电子设备单元(103;3)中安装一个或若干冷却风扇(102;2)的方法,所述电子设备单元(103;3)具有单元前部(104;4)、单元后部(105;5)以及单元侧部(106、107;6、7),并且其中风扇/多个风扇产生通常从所述单元前部引导到所述单元后部的冷却气流(AF),其特征在于:
- 将对于具体电子设备单元应用合适的数量的冷却空气风扇附着到柔性冷却空气风扇载体(8);
- 所述冷却空气风扇载体经由所述单元前部中的指定的槽(3A)引入;并且沿着非线性路径(9)前移;由此
- 沿着从所述单元前部并且大致到所述单元后部的第一通常直的路径段(9A)前移所述冷却空气风扇载体;
- 经由第二弯曲路径段(9B)前移所述冷却空气风扇载体;以及
- 沿着第三通常直的路径段(9C)前移所述柔性冷却空气风扇载体,所述第三通常直的路径段(9C)沿着所述单元后部延伸;以及因此
- 沿着所述单元后部安置所述冷却空气风扇/多个风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连接所述冷却空气风扇(2)到所述冷却空气风扇载体(8)来实现所述冷却空气风扇(2)的控制和/或监测和/或供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子设备单元(3)内部的适当隔开的通常平行的壁(10A、10B、10C)之间形成所述非线性路径(9)。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从所述非线性路径(9)并且经由所述单元前部(4)的槽(3A)收回支撑所述冷却空气风扇的存在的冷却空气风扇载体(8),并且通过经由所述槽将具有附着的冷却空气风扇的新的冷却空气风扇载体引入并引入到所述非线性路径来替换冷却空气风扇(2)。
5.一种冷却空气风扇组件(101;1),用于在电子设备单元(103;3)中提供冷却气流(AF),其特征在于,在柔性冷却空气风扇载体(8)上支撑冷却空气风扇(2),所述冷却空气风扇载体(8)具有用于容纳可选数量的冷却空气风扇的隔开的附件(11)。
6.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冷却空气风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空气风扇载体(8)具有连接器(12),用于连接所述冷却空气风扇/多个风扇(2)中的每个来控制和/或监测和/或供电所述冷却空气风扇(2)。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冷却空气风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空气风扇载体(8)具有在用于所述冷却空气风扇(2)的所述隔开的附件(11)中的每个之间的铰接接合(13)。
8.根据权利要求5到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冷却空气风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空气风扇载体(8)由标准PCB基板形成。
9.一种电子设备单元(103;3),具有单元前部(104;4)、单元后部(105;5)以及单元侧部(106、107;6、7),并且其中冷却气流(AF)通常从所述单元前部引导到所述单元后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元前部中的引入槽(3A),所述槽开口到非线性路径(9)用于冷却空气风扇组件(1)的引入,所述路径具有从所述单元前部并且大致到所述单元后部延伸的第一通常直的路径段(9A)、第二弯曲路径段(9B)、以及沿着所述单元后部延伸的第三通常直的路径段(9C)。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设备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非线性路径(9)在提供于所述电子设备单元(3)内部的适当隔开的通常平行的壁(10A、10B)之间形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未经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6913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磁阻尼效应的对比演示装置
- 下一篇:单相双信道通信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