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荧光装置以及包括其的照明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080068738.1 | 申请日: | 2010-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683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马蒂亚斯·布吕默尔;乌尔里希·哈特维格;尼科·摩根布罗德;马蒂亚斯·莫尔克;亨宁·伦恩 | 申请(专利权)人: | 欧司朗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06 | 分类号: | A61B1/06;G03B21/20;H04N5/74;H04N9/31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余刚;李慧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荧光 装置 以及 包括 照明设备 | ||
1.一种荧光装置(1),包括:
载体部件(2),具有上表面和下表面;
荧光层(3),设置在所述载体部件(2)的上表面上,其中所述荧光层(3)包括至少一个荧光区域(R、G、Y);
反射区域(33),设置为与所述至少一个荧光区域(R、G、Y)相邻;
光传输部件(4),具有第一端面(7)和第二端面(9),所述光传输部件(4)设置在所述荧光层(3)的和所述反射区域(33)的顶部,其中所述光传输部件(4)的所述第一端面(7)覆盖所述至少一个荧光区域(R、G、Y)和所述反射区域(33)中的每个的至少一个子区域(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荧光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荧光区域(R、G、Y)包括荧光元件或荧光混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荧光装置,其中,所述荧光元件为以下组中的任何一个部件:用于发射红光(R)的荧光体、用于发射绿光(G)的荧光体、用于发射黄光(Y)的荧光体。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荧光装置,其中,所述荧光混合物适合于发射白光。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荧光装置,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荧光区域(R、G),其中,所述荧光区域(R、G)通过分隔杆(6)彼此分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荧光装置,其中,所述荧光区域(R、G)单独嵌入所述载体部件(2)内。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荧光装置,其中,所述荧光装置配置成使得所述光传输部件的所述第一端面和所述至少一个荧光区域以及所述反射区域之间能进行相对横向运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荧光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荧光区域(R、G)和所述反射区域(33)设计为使得所述区域的由光传输部件(4)的所述第一端面(7)所覆盖的所述子区域(8)的比例在相对运动的方向变化。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荧光装置,其中,所述光传输部件(4)为细长型并且具有多边形剖面,尤其是三角形或矩形。
10.一种照明设备(20),包括: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荧光装置(1);
激发光源(22),用于发射激发光(23);
其中所述荧光装置(1)和所述激发光源(22)设置为能够允许激发光通过所述光传输部件(4)的所述第二端面(9)进入所述荧光装置(1)。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照明设备,其中,所述激发光源(22)包括激光光源。
12.一种操作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照明设备(20)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定位所述光传输部件(4),从而所述荧光层(3)的所述至少一个荧光区域(R、G、Y)和相邻的所述反射区域(33)的至少子区域由所述光传输部件(4)的所述第一端面(7)覆盖;
引导所述激发光(23),以便通过其所述第二端面(9)进入所述光传输部件(4)内,并且通过其所述第一端面(7)照射在所述荧光层(3)和所述反射区域(33)上。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通过所述光传输部件(4)收集和混合由所述荧光层(3)的区域波长转换的光以及由所述反射区域(33)直接反射的激发光,其中所述荧光层由所述激发光(23)照射。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在所述荧光层(3)的和相邻的所述反射区域(33)的表面上移动所述光传输部件(4),用于调节混合光的性能,从而覆盖所述荧光层(3)的所述荧光区域(R、G)的和所述反射区域(33)的不同所述子区域(8),分别产生所述荧光区域(R、G)和所述反射区域(33)的照射的子区域的不同比例。
15.根据权利要求12到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检测所产生的光色或校正的色温,并且如果有需要,控制和调节所述光传输部件的相对位置,以便实现目标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欧司朗有限公司,未经欧司朗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6873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通信网络监视
- 下一篇:优惠券秒杀型终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