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控制手机的恶性代码生成的网络数据的网络数据控制装置及网络数据控制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80067850.3 | 申请日: | 2010-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390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0 |
发明(设计)人: | 朴灿;郑德基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FRONS |
主分类号: | H04W12/12 | 分类号: | H04W12/12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谢顺星;经志强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控制 手机 恶性 代码 生成 网络 数据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网络数据控制装置及方法,更详细地涉及一种控制手机的恶性代码诱发的网络数据的网络数据控制装置及网络数据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在最近的网络攻击类型中,最常发生的是蠕虫病毒(Worm)及蝇蛆病毒(Bot)的“零日”(Zero-day)攻击导致的损失,并且损失在持续地增加。这种攻击的特点是通过网络自动地查找漏洞自行传播,并通过用互联网连接的诸多脆弱的系统高速地扩散。
但是,以特征码(Signature)为基础运转的以往的网络攻击检测技术,因其利用已知的特征码判断是否为恶意代码,因此对未知的新的攻击的防御有限。
如今大部分的网络防护系统搭载以特征码为基础的攻击检测规则,使用检测/阻断攻击流量的方法。但是,为了将攻击检测规则应用在网络防护系统中,要搜集相应攻击流量,然后专家分析相应流量,提取特征码,并制作攻击检测规则,验证功能后,如果没有问题就应用在网络防护系统中。
如果根据这种以往的方式,从判断攻击开始,提取特征码,生成及验证攻击检测规则后,直至应用到网络防护系统,需要很多时间及努力。而且,从识别攻击的产生到应用在防护系统所用的时间空白是网络攻击初期抑制失败的原因,存在导致很多损失的问题。
此外,大部分的网络防护系统位于所要保护的系统或所要保护的局域网络的正前方,这种防护系统的位置限制使得很多的攻击流量在通过所谓的互联网的公共网络后才形成防御,因此在因特网上攻击用网络数据占用很多带宽。
这种网络防护系统的物理位置存在诱发如下损失的问题,即,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DDoS)等根据攻击者的命令从多个僵尸(Zombie)化的系统产生的很多攻击流量导致的互联网网络的带宽损失。互联网带宽损失对于组织管理互联网网络的运营商带来直接的经济上的损失,对于加入到运营商服务中并利用互联网服务的普通用户会带来网络速度降低的损失。
最近,智能手机等能够接入网络的手机在迅速地普及,从而感染恶性代码并能够产生攻击性网络数据的电子装置的数量在迅速地增加,特别是,大部分手机使用根据收发的数据量来收取费用的有偿网络,在用户没有意识到的时候,在感染恶性代码的用户手机大量地产生攻击性网络数据并向网络传输,向特定的电话号码拨打电话,给用户带来经济上的损失等情况下,会给用户带来直接巨大的经济损失,还会将存储在手机上的个人信息传输给特定的人,从而发生因个人信息泄漏产生的损失,其严重性是显而易见的。
发明内容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网络数据控制装置及网络数据的控制方法,其能够有效地阻断由恶性代码产生的网络数据从感染恶性代码的手机向外部通信网传输。
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控制手机的恶性代码生成的网络数据的网络数据控制装置及方法,通过判断由手机网络接口输出的网络数据是根据用户的意图产生的网络数据还是根据与用户的意图无关的由恶性代码生成的、为了泄露个人信息或攻击其它系统产生的网络数据,将根据用户的意图产生的网络数据向外部网络进行传输,对与用户的意图无关而通过恶性代码产生的网络数据的传输则进行阻断,从而有效地控制恶性代码生成的网络数据。
需要注意的是,以下所指的网络是包括以有线无线互联网、移动通信网、局域网(LAN)及USB,或以IEEE 1394的方式互相连接的所有电子装置的广义的概念。
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本发明的网络控制装置,其为设置在手机中用于控制手机恶性代码诱发的网络数据的网络数据控制装置,其对用户通过所述手机的输入装置输入的信息进行解析,阻断用户没有试图发送的网络数据向外部通信网传输。
此外,所述网络数据控制装置,可以包括:输入信息分析部,其对用户通过所述手机的输入装置输入的信息进行解析;网络数据监控部,其对所述手机中产生的网络数据进行调查;数据传输部,其根据控制信号,将所述网络数据向外部通信网传输或阻断;及网络数据判定部,其根据所述输入信息分析部的解析结果,当判断为所述网络数据是用户没有试图发送的网络数据时,输出用于指示阻断所述网络数据的传输的所述控制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FRONS,未经株式会社FRONS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6785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