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建筑物的设计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080067321.3 | 申请日: | 2010-12-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337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 发明(设计)人: | 平田恒一郎;户田俊彦;山崎英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素适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H1/02 | 分类号: | E04H1/02;E04F13/073;E04F13/21 |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张会华 |
| 地址: | 日本神***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建筑物 设计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物,特别是涉及一种与使用被称为护墙板(siding)的外饰材料的建筑物有关的设计方法。
背景技术
例如,在用柱和梁来构成构造体的木造轴组构法(也称为在来工法)中,通常,建筑公司等房屋建筑商等要一边参照预先准备好的住宅的模型样本、目录等资料,一边具体地传达业主希望建造什么样的外观设计、房间布局的独立式住宅。
然后,基于建筑家、房屋建筑商等制作的设计图来研究更具体的方案。
此时,对于住宅(建筑物)的设计,要根据基于建筑用地的土地规划用途分类的建筑物的高度、自基地边线的退让、建筑密度和容积率来谋求能够建筑的建筑物的最大空间。
例如,在建造两层住宅的情况下,要决定大门的位置、第1层、第2层的房间布局、落地窗、侧窗(即设置于房间墙壁上,窗台高度大约位于人的腰部的窗户,日语:腰窓)、阳台等的设置位置、建筑所使用的其他材料、用水区域用设备等,并在确认建筑方案得到了业主的同意之后,着手施工。
对于该在来工法,以两层住宅为例来大致说明建造方法。
首先,在欲建造住宅的基地内建造所需要的大小的地基。
该地基通过敷设防潮用混凝土或作为耐压板的混凝土来建造。此时,为了进行用水区域的给排水,通常在上述地基的所需要的部位的底面、侧面配置配管用孔,通过该配管来进行给排水。
沿建造后的地基的周缘排列衬垫物,铺设基础、大龙骨,粘贴第一层地板。
然后,设置用于划分室内的间壁,利用竖立设置于基础的地脚螺栓(anchor bolt)并使用接合金属件来建造第一层的全部的柱、梁。
接下来,在敷设第2层地板之后,利用接合配件等来固定第2层的柱、梁,进行屋顶短柱的施工,并进行屋架和椽子的施工,之后进行脊檩、檩条的施工。
另外,对于建筑物的大门,通常从有效利用建筑物的观点考虑,要在大门的外侧设定门廊,并且为了人出入的方便性、即不被雨淋湿而要在大门的外侧的门廊上部设定屋檐、压檐墙、以及阳台等。
此时,在要将上述门廊设于主体构造的外侧并用屋檐覆盖门廊的上部的情况下,能够使用根据门的高度设定的、由窗框厂商(sash maker)销售的金属制的屋檐。
对于该在来工法的住宅中的落地窗、侧窗、阳台等的设置位置、以及大门的屋檐,能够列举下述的现有技术。
1)日本特开2007-211518号公报(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提出了以下一种技术:在具有在建筑物主体的外壁表面开口的多个开口部的建筑物中,在上述外壁表面上,使具有许多通风孔的带状的通风构件通过上述多个开口部的前表面且在上下方向多个邻接地固定,从而提高了住宅外观的设计性并确保了屋内的采光、通风。
2)日本特开2007-132114号公报(专利文献2)
专利文献2提出了一种具有优异的设计自由度的建物的开口部构造,其通过设成使窗框相对于外壁的位置容易改变的构造,从而能够调节开口用外饰材料的朝向窗框方向延伸的开口一侧的长度。
3)日本特开平05-093447号公报(专利文献3)
专利文献3提出了一种预制装配式(prefab)建筑物用大门门廊的屋檐,其容易进行安装操作,并且,即使是截面形状不同的屋檐,也不需要具有不同设计的单元外壁。
4)日本特开平06-057897号公报(专利文献4)
专利文献4提出了一种大门门廊的屋檐构造,其以能够利用单个屋顶材料来确保充分的刚性的方式,谋求了零件结构的简单化、生产率的提高以及成本的降低。
5)日本特开平10-148018号公报(专利文献5)
专利文献5提出了一种建筑物的屋檐的安装构造和该屋檐的设置方法,其能够进行高度调整而容易获得正常的姿势,且能够容易地维持该姿势。
6)日本特开2010-13875号公报(专利文献6)
专利文献6提出了以下一种技术:作为能够显著提高住宅外观设计的屋檐构造,将连续屋檐以跨过上述住宅主体中的包括大门侧的整个正面在内的至少3个方向的面的方式配置,该连续屋檐通过使从住宅主体中的第1层外壁和第2层外壁的边界部分伸出的屋檐组以同一高度水平、一体地连续而构成。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211518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7-132114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05-093447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平06-057897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平10-148018号公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素适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素适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6732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