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仿木在审
| 申请号: | 201080066283.X | 申请日: | 2010-02-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713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 发明(设计)人: | 伯恩哈德·杜纳;安东尼奥·休帕克塔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培恩特塔亚洲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8L27/06 | 分类号: | C08L27/06;C08L97/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余刚;李慧 |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中国香港;8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仿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材料,尤其是仿木的生产,该仿木的外观和手感与木材类似。
背景技术
已知的以塑料为主的木制品(所谓的木塑复合材料(“WPC”))由木材和聚乙烯/聚丙烯(PE/PP)的混合物制备而成。这些材料无需最终表面处理,主要用于生产户外场所用地板。不能给已知的以塑料为主的木制品上漆或只有付出相当大的努力才能给其上漆。此外,此等木制品的缺点在于由于含有PE,感觉很像塑料。出于这些原因,已知的以塑料为主的木制品几乎不适合生产家具,当然不适合生产结实的家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仿木材料,避免了上述缺点,从原则上讲,出于保护环境,尤其是保护森林的缘故,主要避免了使用木材。
根据本发明的目的通过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用于生产仿木的组合物来实现。
本发明还涉及仿木,其通过挤压根据本发明的权利要求10中所述的组合物而获得。
此外,本发明提供根据本发明的如权利要求16中所述的仿木的用途。
本发明的优点和/或优选实施例是所附权利要求的主题。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本发明的用于生产仿木的组合物包含30-40wt%的聚氯乙烯(PVC)树脂以及30-40wt%的粒径为0.42-0.25mm(40-60目)的稻壳和/或花生壳的混合物。术语“目”表征筛子的筛孔宽度或者说网格宽度,由此充当用于表示颗粒或粒子尺寸的度量。目值越小,要描述的块体材料的粒径就越大。例如,有两个来自美国国家标准局的将网格宽度的目值转换为mm的表。
所使用的PVC材料不受特别限制。特别是,还可以使用PVC回收材料。例如,K值为60至70的PVC悬浮树脂是适用的。人们认为K值是根据聚合物的稀释液的粘度的测量值计算而得的数,是聚合度或分子尺寸的度量。K值用于树脂规范。
所使用的稻壳或花生壳不受任何特定的限制,特别是与某些稻谷或花生品种无关。稻壳产生的结果更好,因此优选稻壳。此外,稻壳包含较少木质素(只有大约5%),因此在天气(阳光、雨水)的影响下不太褪色,或根本不褪色。
在根据本发明的用于生产仿木的组合物的一个实施例中,例如,以50:50的比例将PVC树脂及稻壳和/或花生壳粉末混合。混合的顺序一般是随机的。
在根据本发明的用于生产仿木的组合物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将以下添加剂中的一种或多种加入PVC树脂和/或稻壳和/或花生壳粉末的混合物中:基于热塑性塑料的化学粘合剂(例如,聚甲基丙烯酸酯)、颜料(例如,白垩、二氧化钛、炭黑、红氧化钛、赭石)、润滑剂(例如,脂肪酸盐,比如硬脂酸钙、脂肪酸酯、脂肪酸酰胺、固体石腊、聚乙烯蜡、微晶蜡)、碳酸钙及PVC加工助剂(例如,热及风化稳定剂、抗氧化剂、抗老化剂、光稳定剂、紫外线吸收剂、抗静电剂)。上述添加剂可以从专业经销商处获得。额外组分可以同时或分为几个阶段与PVC树脂以及稻壳或花生壳粉末混合。
根据本发明的用于生产仿木的组合物的另一个实施例包含30-40wt%例如31-37wt%的PVC树脂以及30-40wt%,例如33-36wt%的粒径为0.42-0.25mm(40-60目)的稻壳和/或花生壳粉末的混合物、基于热塑性材料的8-12wt%,例如7-9wt%的化学粘合剂、0.5-1wt%的颜料、2-4wt%的润滑剂、12-18wt%,例如,11-15wt%的碳酸钙及8-12wt%的PVC加工助剂。
基于热塑性塑料的化学粘合剂例如具有除湿或从天然纤维中除去溶剂的功能并与天然纤维的非织造幅或网强力结合或交联。PVC加工助剂可加速融合,可提高熔融强度(即,熔融韧度),可消除表面缺陷且可减少“置于外面(place out)”。此外,在生产过程中,这些助剂可提高金属剥离性能。合适的粘合剂及加工助剂为PVC加工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知且许多品种可从市场上买到。
在根据本发明的用于生产仿木的组合物的另一个实施例中,PVC树脂颗粒及稻壳和/或花生壳粉末具有大致相同的粒径。
根据本发明的仿木可以通过挤压根据本发明的组合物来生产。通过挤压所获得的产品例如具有板形形状或是一种型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培恩特塔亚洲有限公司,未经培恩特塔亚洲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6628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不需要冷却的感应线圈
- 下一篇:一种胶体电池极群插隔板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