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级变速器的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80064501.6 | 申请日: | 2010-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628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31 |
发明(设计)人: | 服部邦雄;丰田晋哉;伊良波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16H61/02 | 分类号: | F16H6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徐健;段承恩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级 变速器 控制 装置 | ||
1.一种无级变速器的控制装置,通过基于目标变速比与当前变速比相差多少的反馈控制,对主动带轮和从动带轮的推力进行控制,并且用于对变速比的变化速度即变速速度进行控制,上述控制装置具备:
可变量算出部,其用于根据当前变速比下的各带轮的推力、使卷绕于各带轮的传动带相对于各带轮不滑动而维持当前变速比所需的下限推力以及考虑上述传动带的耐久性而设定的上限推力,算出上述带轮的推力的可变量;
极限速度算出部,其用于根据由上述可变量算出部算出的可变量,算出作为上述变速速度的极限值的极限变速速度;以及
保护值算出部,其用于根据由上述极限速度算出部算出的极限变速速度,算出限制上述目标变速比的保护值,
上述控制装置通过基于受到了限制的目标变速比与当前变速比相差多少的反馈控制来控制各带轮的推力,上述受到了限制的目标变速比是根据由上述保护值算出部算出的保护值而进行了限制的目标变速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级变速器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可变量算出部算出上述主动带轮的推力的可变量,
上述极限速度算出部根据由上述可变量算出部算出的上述主动带轮的推力的可变量来算出极限变速速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级变速器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可变量算出部根据当前变速比下的各带轮的推力和上述下限推力来算出假设维持当前变速比下的各带轮的推力比不变而上述从动带轮的推力变为与上述下限推力相等的情况下的上述主动带轮的推力,算出上述上限推力与上述算出的该推力之差来作为减小变速比时的上述主动带轮的推力的可变量。
4.根据权利要求2或者3所述的无级变速器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可变量算出部根据当前变速比下的各带轮的推力和上述上限推力来算出假设维持当前变速比下的各带轮的推力比不变而上述从动带轮的推力变为与上述上限推力相等的情况下的上述主动带轮的推力,算出上述算出的该推力与上述下限推力之差来作为增大变速比时的上述主动带轮的推力的可变量。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无级变速器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保护值算出部算出在使变速比以由上述极限速度算出部算出的极限变速速度降低了的情况下能够实现的最小变速比来作为下限保护值,另一方面,算出在使变速比以由上述极限速度算出部算出的极限变速速度增大了的情况下能够实现的最大变速比来作为上限保护值,
将上述目标变速比限制在上述下限保护值以上且上述上限保护值以下的范围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级变速器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控制装置还具备判断部,该判断部用于判断是减小上述变速比、还是增大上述变速比,
在由上述判断部作出减小变速比的判断的情况下,不执行算出上述上限保护值所涉及的运算,执行算出上述下限保护值所涉及的运算,根据所算出的下限保护值来限制目标变速比。
7.根据权利要求5或者6所述的无级变速器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控制装置还具备判断部,该判断部用于判断是减小上述变速比、还是增大上述变速比,
在由上述判断部作出增大变速比的判断的情况下,不进行算出上述下限保护值所涉及的运算,执行算出上述上限保护值所涉及的运算,根据所算出的上限保护值来限制目标变速比。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无级变速器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下限推力是根据经由上述传动带传递的转矩、上述传动带在上述主动带轮上的卷绕半径、上述主动带轮与上述传动带之间的摩擦系数以及上述主动带轮的上述传动带所接触的部分的斜度来算出的。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无级变速器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上限推力是通过对上述下限推力乘以大于1.0的系数来算出的。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无级变速器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主动带轮和上述从动带轮分别设置有油压室,
通过对提供给各油压室的工作油的油压进行控制,从而控制各带轮的推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6450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移位寄存器电路、显示器及移位寄存器
- 下一篇:燃油取暖炉倾倒保护机构